打開ChinaNews閱讀

陜西省1-4月空氣品質略有改善

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2018-05-12 16:52:54

  國際在線陜西頻道消息:近日,陜西省環境保護廳向媒體發佈了2018年4月及1至4月陜西省城市空氣品質狀況和縣城空氣品質狀況。據陜西省環境監測中心站和陜西省氣象臺相關專家分析,2018年1至4月,陜西省13個市(區)空氣品質略有改善。其中,綜合指數和PM2.5濃度同比下降;但優良天數有所減少,PM10濃度有所上升。

  具體來看,2018年4月,陜西省13個市(區)空氣品質綜合指數平均為5.57,細顆粒物(PM2.5)濃度為44微克/立方米,可吸入顆粒物(PM10)濃度為131微克/立方米,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67.4%。13個市(區)空氣品質由好到差依次是安康、商洛、漢中、楊淩、寶雞、銅川、延安、榆林、西鹹、渭南、西安、韓城、咸陽。

  2018年1至4月,陜西省13個市(區)空氣品質綜合指數平均為6.85,同比下降3.5%;PM2.5濃度為6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1.5%;PM10濃度為135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4.7%;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55.7%,同比下降5.6個百分點。13個市(區)空氣品質由好到差依次是商洛、安康、漢中、榆林、楊淩、延安、銅川、寶雞、韓城、西鹹、渭南、西安、咸陽。與2017年1~4月相比,楊淩、西安、韓城、西鹹、渭南、咸陽、寶雞、漢中、延安、商洛等10個市(區)空氣品質有所改善(按改善程度由高到低排序,下同),榆林、銅川、安康等3個城市空氣品質有所下降(按下降程度由高到低排序,下同)。

  2018年1至4月,關中區域8個城市空氣品質綜合指數平均為7.62,同比下降6.0%;PM2.5濃度為8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4.7%;PM10濃度為156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2.0%;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42.2%,同比下降6.9個百分點。

  2018年1至4月,陜西省縣城環境空氣品質情況為:關中地區67個縣區中空氣品質較好的10個縣(區)依次是宜君縣、麟遊縣、旬邑縣、長武縣、合陽縣、澄城縣、印臺區、乾縣、千陽縣、岐山縣(按較好程度由高到低排序,下同),較差的10個縣(區)依次是閻良區和閻良航空基地(並列)、秦都區、灃東新城、灞橋區、未央區、渭城區、新城區、經開區、蓮湖區(按較差程度由高到低排序,下同);陜北地區25個縣區中空氣品質較好的5個縣(區)依次是佳縣、黃龍縣、甘泉縣、洛川縣、宜川縣,較差的5個縣(區)依次是吳堡縣、府谷縣、神木市、子長縣、綏德縣;陜南地區30個縣區中空氣品質較好的5個縣(區)依次是鎮坪縣、佛坪縣、留壩縣、紫陽縣、寧陜縣,較差的5個縣(區)依次是漢臺區、城固縣、南鄭區、洛南縣、略陽縣。

  與2017年同期相比,2018年1至4月關中地區55個縣(區)環境空氣品質有所改善,12個縣(區)環境空氣品質有所下降,其中改善的前10個縣(區)依次是西安市高新區、潼關縣、周至縣、白水縣、興平市、曲江新區、永壽縣、蓮湖區、岐山縣、乾縣,下降的前10個縣(區)依次是涇河新城、隴縣、銅川新區、王益區、閻良區和閻良航空基地(並列)、鳳翔縣、印臺區、彬縣、長武縣;陜北地區17個縣(區)環境空氣品質有所改善,8個縣(區)環境空氣品質有所下降,其中改善的前5個縣(區)依次是延川縣、橫山區、安塞區、米脂縣、吳堡縣,下降的前5個縣(區)依次是吳起縣、子長縣、榆陽區、靖邊縣、延長縣;陜南地區21個縣(區)環境空氣品質有所改善,9個縣(區)環境空氣品質有所下降,其中改善的前5個縣(區)依次是漢陰縣、石泉縣、勉縣、山陽縣、寧陜縣,下降的前5個縣(區)依次是鳳縣、鎮巴縣、留壩縣、西鄉縣、旬陽縣。

  專家分析造成空氣品質略有好轉主要由三個方面。一是與2017年同期比較,2018年3月至4月陜西省受外來沙塵影響明顯加重。以受沙塵影響最為嚴重的榆林市為例,2018年4月共有5次沙塵過程,較去年同期增加了2次;PM10小時峰值在740~1400微克/立方米之間(有3次峰值超過1300微克/立方米),高於2017年同期小時峰值(5000微克/立方米~1000微克/立方米之間);沙塵影響造成了4天重度及以上污染,較2017年同期增加了3天。二是與2017年同期比較,陜西省大部分地區氣溫偏高。以4月為例,陜西省氣溫普遍比2017年同期偏高1~2攝氏度。

  三是冬防期結束後臨時管控措施解除、污染物排放量增加。部分地區燃煤、機動車和揚塵等污染源排放強度均有所增加,如銅川、榆林、安康、商洛和楊淩SO2平均濃度同比上升明顯;銅川、渭南和西鹹NO2濃度有所上升;楊淩PM10濃度上升幅度明顯高於附近其它城市等。(供稿  陜西省環境保護廳 編輯 羅赟鵬)

編輯:李妍

—  相關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