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陜西頻道消息:近年來,西安長安區以建設美麗鄉村為目標,著力實施“規劃美、生態美、環境美、産業美、人文美”五大工程,切實改善人居環境,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有效提高居民收入,為加快建設“強富美優”的西安國際化大都市新型城區提供了強力支撐。2015年以來,已成功創建長安美麗鄉村70個,其中上王村、清北村、祥峪溝村、太乙村被評為“西安最美鄉村”。
優中選優,美麗鄉村創建高起點
長安區子午街道王莊社區的高標準設計別墅,因功能齊全、節能環保、安全實用、經濟美觀,使村民幸福指數明顯上升。“居住環境好了,到俺村租房的人也多了,村民房租一年收入就三四萬元,合同一簽就是三四年呢!”村書記駱強輝自豪地説。
長安區按照“整體推動、重點突破、打造亮點、示範帶動”的工作思路,採取凈化先行、綠化點綴、靚化提升、文化增色的整治模式,以村莊建設和環境整治為基礎,以提升居民生活品質為核心,努力打造“産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麗鄉村,目前已成功創建“長安美麗鄉村”70個,“西安最美鄉村”4個。
先試後推,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成效顯
“以前家裏的廢品都賣給收破爛的,老擔心稱不準,現在回收員上門收購,按垃圾種類積分,積分多了還可以換購生活用品,攢積分換東西多好呀!”長安區灤鎮街道翁家寨村翁春娥大媽高興地説。
長安區積極開展垃圾分類減量及資源化利用工作,通過共享及業務模式的創新,實現了“互聯網+垃圾分類減量網+再生資源利用網+新網工程”的四網融合,探索出簡單、易行的“二次四分法”標準,開創了“垃圾銀行”、陽光堆肥房、高溫好氧堆肥坑、智慧高效除臭堆肥房等一系列運行處理模式。與此同時,長安區狠抓農村環境衛生綜合整治,規範保潔員隊伍、夯實環衛基礎、完善管理制度、加大經費投入、嚴格監督檢查,不斷推動環境衛生管理機制向精細化、制度化、長效化邁進。
開拓創新,新型社區建設高標準
東大街道索莊社區依託秦嶺北麓生態旅遊資源,積極探索發展鄉村旅遊休閒産業,將社區變成新型鄉村旅遊景區,引入民宿、餐飲、休閒娛樂及文創等特色産業,將社區打造成一個綜合秦嶺工匠小鎮,千方百計推動群眾致富增收。
長安區遵循“做美主城區、做強小城鎮、做好新型農村社區聚集區”發展思路,圍繞“騰出一批土地、生成一批項目、打造一批亮點”的目標,充分運用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政策,合理整合“一事一議”財政獎補、新農村建設等項目,形成了土地增減掛鉤、項目帶動、扶貧移民搬遷、地質災害避險搬遷等4類新型農村社區建設模式。目前,子午水寨6個在建社區累計建設安置房3048戶,太乙宮“新一社區”五大特色街區基本建成、“社區變景區”旅遊休閒小鎮蓄勢待發。(文 師展 編輯 吳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