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陜西頻道消息:“彩縷碧筠粽,香粳白玉團”。五月仲夏,端午將至,為進一步貫徹落實中央《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和中央宣傳部開展“我們的節日”活動要求,更好地實現文化惠民,充分展示並突出端午節的文化內涵,陜西省各博物館以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主旨,以傳統節日為契機,充分發揮自身教育功能,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社會教育活動、實行門票優惠等多種方式為公眾提供優質的服務,吸引觀眾在博物館裏體驗傳統民俗,了解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留住文化記憶。據不完全統計,端午期間,陜西省將有30余家博物館開展公眾服務活動60余項。
節日期間,除各博物館的基本陳列外,觀眾可以去參觀陜西歷史博物館“茜茜公主與匈牙利——17—19世紀匈牙利貴族生活”展、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瞬間與永恒——龐貝出土文物特展”,西安碑林博物館“家和萬事興——家教家風主題展”,漢景帝陽陵博物院“古彭遺珍——徐州漢代諸侯王陵及王室墓出土文物特展”,寶雞青銅器博物院“血池祭天--鳳翔雍山秦漢祭祀遺址考古成果展”和“彩耀絲路——從民間收藏看古代的中西文化交流”展、大明宮“絲路留蹤 海帆跡影”絲綢之路外銷瓷器展等原創展覽,感受來自陜西省內外豐富多彩的歷史文化,細細品味文物背後的故事。
“彩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挂綠雲鬟”。陜西歷史博物館的“葡萄花鳥滿庭芳”、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秦工巧手坊”、西安碑林博物館的“端午五彩編結傳統體驗”、漢景帝陽陵博物院的“端午習俗小課堂”“尋找艾草”、梁帶村芮國遺址博物館的“體驗端午習俗 傳承端午美德”、西北大學博物館的“艾生活 艾健康”、賈平凹文化藝術館的“風雅韆鞦·詩意端午——從孔子到屈原”等為代表的一系列傳統文化體驗互動活動,讓傳統文化更好地溶入當代社會生活。此外,法門寺博物館、鳳翔縣博物館、司馬遷史記博物館、安康市藏一角博物館、榆林市漢畫像石博物館等還將舉辦端午“弘揚民族文化,誦讀傳統詩詞”活動及道德講堂、知識講座等活動。通過一系列公眾教育活動的舉辦,讓觀眾更好地體驗博物館裏的傳統文化和歷史智慧,使博物館更好地服務社會、傳承文明、發展文化。(供稿 陜西省文物局博物館與社會文物處 編輯 宋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