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陜西頻道報道(劉君慧):6月20日,延安政府新聞辦組織召開“決勝脫貧 向黨獻禮”新聞發佈會,延安市宜川縣委常委、副縣長南建功介紹宜川縣脫貧攻堅工作基本情況,宜川縣扶貧局局長范志誠,宜川縣農業局局長馬耀祥一同出席會議。
宜川縣脫貧攻堅工作新聞發佈會現場 (攝影 劉君慧 )
據介紹,宜川縣屬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全縣共有貧困村47個,脫貧退出21個村,建檔立卡貧困戶7124戶18877人,其中已脫貧5750戶15560人,在冊貧困戶1374戶3317人。2018年,宜川縣計劃完成26個村1003戶2688人脫貧任務,實現貧困人口整體脫貧、貧困村整體退出、貧困縣整體摘帽目標。
“今年以來,宜川縣舉全縣之力,高標準、高品質打好脫貧攻堅戰,取得了階段性成效。確立了‘1234’拔‘窮根’的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思路,即:緊盯脫貧路上不讓一人掉隊,實現脫貧摘帽目標;把握幹部幫扶、貧困戶自我發展兩個關鍵,強化産業支撐、環境提升、政策保障三項措施,推行宣傳鼓動、資金撬動、社會聯動、督查推動四項機制。”南建功介紹宜川縣扶貧思路時説道。
此外,宜川縣堅持把産業扶貧作為脫貧攻堅的重中之重,因地制宜選準脫貧産業,因村施策發展集體經濟,因戶施法拓寬增收渠道,突出“一村一策、一戶一法”,對有勞動能力和經營能力的貧困人口,通過資金扶持、産業開發、土地流轉,鼓勵發展特色種養殖、生態休閒農業、旅遊服務業、電子商務、光伏扶貧等産業,確保貧困群眾産業全覆蓋。幫助貧困群眾新建改造果園5000畝,搭建果園防雹網350畝,新建果蔬大棚101座,新增油葵、柴胡等特色種植業1513畝,種植蘑菇5000棒、木耳2.6萬棒、羊肚子菌50棚;完成畜禽養殖1.56萬頭(只)、養蜂2451箱,實現了有勞動能力的貧困群眾家家有産業、戶戶能增收。
同時,宜川縣聚焦民生保基本,堅持把改善民生作為脫貧攻堅的核心要務。上半年累計發放低保、特困供養人員、殘疾人、留守兒童等生活補貼金1046.39萬元。春季資助貧困學生4580人次315.7萬元;落實856名教師結對幫扶1436名貧困學生,並對殘疾兒童實行送教上門,實現了殘疾兒童少年就學“全覆蓋、零拒絕”,義務教育階段無一人輟學。多措並舉,困難家庭看病無顧慮,上半年全縣貧困人口住院975次,合規合理醫療費用報銷比例達到90%以上,報銷金額479.14萬元,免費發放慢性病基本藥物3627人次59.62萬元,極大減輕了貧困群眾就醫負擔,推動脫貧攻縱深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