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陜西頻道消息:6月29日,陜西西鹹新區管委會主任康軍主持召開自由貿易試驗區西鹹新區專題會,強調要落實全國自由貿易區(以下簡稱“自貿區”)工作座談會精神,貫徹中省對自貿區新區建設的新要求。按照西鹹新區追趕超越大會安排部署,進一步提升站位、統一思想,對標先進、聚焦問題,系統謀重點推進,切實提升西鹹新區自由貿易工作水準。西鹹新區管委會副主任、西鹹新區自由貿易辦公室主任亢振峰參加會議。
據悉,會議首先傳達了陜西省自由貿易辦公室關於陜西省自貿區建設情況的督查通報以及國務院自由貿易試驗區工作部際聯席會議第五次全體會議精神,隨後結合督查通報,彙報近期自貿區西鹹新區建設情況、存在問題及下一步重點工作安排。自貿區西鹹新區各功能區報告及工作進展情況,各有關部門報告“證照分離”、政務服務網以及事中事後監管等工作推進情況。
康軍強調,要提高政治站位,提升思想認識,把自貿區西鹹新區建設作為改革創新發展的頭號工程,充分利用好國家級新區與自由貿易試驗區西鹹新區兩塊“金字招牌”,落實好國家賦予的任務使命,成為陜西省追趕超越的新引擎。西鹹新區上下思想認識要到位,充分了解自貿區西鹹新區建設的重要意義,把自貿區西鹹新區作為深化改革的重要載體、擴大開放的綜合性平臺和加快追趕超越的重要抓手,以開放促改革、促創新、促發展,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大格局,大力發展樞紐經濟、門戶經濟、流動經濟,真正讓自貿區西鹹新區成為排頭兵。
康軍指出,在各級各有關部門共同努力下,自貿區西鹹新區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短板仍然明顯,任務依然艱巨。要進一步強化制度創新,充分發揮以開放促發展、促創新的作用,提升外向型經濟發展規模,推動自貿區西鹹新區市場主體不斷提升。要進一步健全工作機構,充實工作力量,加強部門聯動,形成各部門齊抓共管、聚力推進的工作態勢,不斷強化合力,營造上下聯動、追趕超越的自貿氛圍。各有關部門要堅持問題導向,從實際入手,主動作為,勇於創新,查漏補缺,補齊短板,同招商引資工作充分結合,進一步提升自貿區建設的品質和水準。
此外,要全面總結評估自貿區西鹹新區運行一年來工作成效,在此基礎上對標先進、瞄準問題,系統制定進一步加快自貿區西鹹新區建設發展的實施方案,明確路線圖、時間表,夯實牽頭領導、責任單位和完成時限。要做好國務院《關於支持自貿試驗區深化改革創新若干措施》承接落實工作,提前對接各相關省級部門及國家相關部委,研究制定相關措施承接落實方案。要加大差異化改革力度,結合西鹹新區定位,以優化營商環境為著力點,推動自貿區西鹹新區改革創新,切實將改革紅利轉化為經濟成果。要高品質編制自貿區西鹹新區産業規劃,圍繞6大千億級産業集群,聚焦“三個經濟”,瞄準自貿區西鹹新區産業發展重點,進一步培育新産業、新業態、新模式,助推自貿區西鹹新區建設高水準發展,康軍在講話中表示。
2017年至2018年,作為大西安新中心新特區的西鹹新區,已成立一年多,並取得了顯著的工作成績。西鹹新區大力優化營商環境,狠抓體制機制創新,全面推行權責清單制度,全部承接陜西省省級部門下放西鹹新區的213項自貿管理權限,並初步劃分213項自由貿易事項審批部門。深化“證照分離”審批改革,提出按照“五種改革方式”,成為陜西省試點。推動社會治理網格化管理,初步形成“一個平臺指揮、一支隊伍治理、一套機制保障、一個網格服務”的社會治理體系,提升社會服務水準。
據了解,西鹹新區圍繞行政效能,大力提升行政審批效率。在陜西省試點建設自貿區政務服務網,提供213項省級自貿事項線上辦事綜合服務。優化“3450”審批模式,推行“5+2”延時審批服務,實現行政審批與政務服務工作365天全服務目標。複製推廣微信辦照,截至目前,微信辦照累計註冊企業7682戶,佔西鹹新區全程電子化辦照70%以上,得到國務院複製推廣。
另外,在自貿區西鹹新區建設中,西鹹新區打造5個特色平臺,進而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建設陜西省企業“走出去”一站式服務平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文物數字化交流合作平臺,獲批國家級重大開發開放平臺—臨空經濟示範區,構建進出口通關大平臺。
截止5月底,自貿區西鹹新區新增市場主體2452家,其中新增企業1839家(其中外資企業25戶),新增個體工商戶612家,新增農民專業合作社1家。新增註冊資本1073.31億元。億元以上企業88戶。(供稿 西鹹新區黨工委宣傳部 編輯 王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