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陜西頻道報道(羅赟鵬):“今年以來,陜西省經濟總體運行平穩,經濟增長的品質效益明顯提升,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更趨明顯。”7月26日,在陜西省2018年上半年財政預算收支情況新聞發佈會上,陜西省財政廳新聞發言人、副廳長劉紅春説。
1月-6月份陜西省地方財政收入完成1229.98億元
劉紅春表示,1月-6月,陜西省地方財政收入完成1229.98億元,佔年度收入預算的56.76%;較上年同期增加134.24億元,增長12.25%,實現了“時間過半、進度過”半的目標。並且陜西省上半年財政收入預算執行呈現出三個顯著的特點:
一是稅收收入快速增長。1月-6月,陜西省地方稅收入完成977.07億元,佔到全省地方財政收入的79.44%,稅收佔比達到新高,較上年同期提高8.72個百分點;增長26.09%,較上年同期加快6.57個百分點。
二是非稅收入持續下降。1月-6月,陜西省非稅收入完成252.91億元,減收67.92億元,下降21.17%。主要是落實清費降費政策,行政事業性收費完成39.53億元,下降36.23%;國有資源(資産)有償使用收入完成72.2億元,下降22.6%;罰沒收入完成19.51億元,下降10.96%。
三是減稅降費力度繼續加大。按照“營商環境提升年”部署,陜西省財政廳和相關部門一起,認真落實各項減稅降費政策,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在2017年全年減輕企業負擔400億元的基礎上,進一步減輕企業稅收負擔。
1月-6月份陜西省財政支出2892.55億元
1月-6月份,陜西省財政支出2892.55億元,完成調整預算的58.81%,增長11.9%,確保了陜西省委、省政府各項重大決策部署落實到位,助力陜西省經濟高品質發展。
劉紅春表示,陜西省財政系統始終把加快支出進度作為財政工作的重中之重,積極與部門、單位溝通協調,抓緊項目落實,按月考核通報,加快預算下達和資金撥付。持續加大存量資金清理力度,收回省級部門存量資金6.5億元,統籌用於陜西省委、省政府確定的重點項目,財政支出每個月都保持在10%以上的增長速度,提高了資金使用效益。不僅是財政支出的速度加快,而且在打好“三大攻堅戰”方面陜西省財政部門也給予財政支出的大力支持。
劉紅春還介紹,陜西省財政部門堅持“防風險與促發展並舉”,支持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不僅嚴格落實中央債務管理政策,開展隱性債務審計穩妥化解存量隱性債務,而且加強債務風險預警,督促各地政府加強債務管理。
據了解,陜西省2018年共爭取到中央財政專項扶貧資金54.3億元,較去年增加10.2億元,增長23%;省級預算安排財政專項扶貧資金30億元,較去年增加7億元,增長30%,有力支持陜西省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
在支持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方面,陜西省財政安排資金1.5億元支持鐵腕治霾政策落實,安排2880萬元支持燃煤火電機組超低排放改造,支持打贏藍天保衛戰;下達資金4.2億元,積極推進水污染防治;安排資金2.83億元,支持土壤污染防治和農村環境綜合整治;下達省級獎補資金6.36億元,支持開展山水林田湖系統修復試點;安排資金36.57億元,支持林業生態建設。劉紅春表示,陜西省財政還突出支持“三個經濟”和實體經濟發展。例如,安排商貿流通專項資金1億元,支持陜西省商貿流通體系建設;安排省級工業轉型升級資金4.4億元,支持企業技術改造、工業穩增長和新産業培育;安排資金1億元,支持軍民融合發展;安排資金8.87億元,支持科技創新等。
此外,在保障各項民生政策落實方面,陜西省財政支持和保障社會保險制度改革,落實積極就業政策、支持教育事業優先發展、支持公共文化事業發展,以及加強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劉紅春表示,陜西財政部門將按照陜西省委、省政府的統一部署,以建設“五型”財政(“發展型”財政,“共享型”財政,“績效型”財政,“法治型”財政,“服務型”財政)為抓手,多措並舉“抓收入、提品質,強管理、保支出,轉作風、優服務”,推動各項財政工作提質增效、爭先進位,全力以赴完成陜西省2018年各項財政工作任務,全力服務和支持陜西省高品質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