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ChinaNews閱讀

陜西橫山:黃土原上建工廠 能源輸出更環保

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2018-09-06 18:20:52

  編者按:天道酬勤,春華秋實。2018年是改革開放40週年,也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5週年。40年來伴隨著改革的春風,陜西緊緊圍繞習近平總書記對陜西提出的“追趕超越”定位和“五個紮實”要求,緊抓“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全面深化改革開放,追趕超越,用心講好陜西故事。近日,圍繞改革開放40週年,國際在線陜西頻道特策劃“改革開放四十年 見證魅力榆林”主題採訪活動,並走進榆林各個區縣,了解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榆林改革開放以來的新風貌、新成就。

  國際在線陜西頻道報道(劉君慧):黃土高原生態環境脆弱,如何在謀求發展的過程中將當地豐富的煤炭能源資源轉變成經濟發展,並實現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的和諧統一,是能源型企業急需迫切解決的問題。落地于陜西省橫山區波羅鎮高興莊村的陜西榆林能源集團橫山煤電有限公司的煤電項目為中國工業轉型升級,發展低耗能,高環保的能源工業,在近幾年取得了顯著的成績。 9月5日,國際在線陜西頻道走進榆林橫山,探訪中國産能升級換代的故事。

  陜西橫山:黃土原上建工廠 能源輸出更環保

  榆林能源集團橫山煤電有限公司煤電項目(攝影 張雅潔)

  走進榆林能源集團橫山煤電有限公司,只見高大煙囪聳立在整個廠區,一些工人們正忙著施工建設。據了解,該廠的新建煤電項目為國家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重點輸電通道“榆橫—濰1000kV特高壓交流輸變電工程”的3個配套電源點之一,于2016年6月份開工建設。

  陜西榆林是能源大市,煤炭資源豐富,能源工業工廠眾多, 在國家産業升級的大背景下,中國的能源企業面臨著技術升級和産業轉型。據榆林能源集團橫山煤電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張宏旭介紹,該項目是契合中國能源工業發展的大背景,將“三塔合一”,即在脫硫吸收塔、冷卻塔、煙囪合在一起應用,這是國內百萬機組工廠中的首次應用,更是突破傳統意義的一次實踐,“在此基礎上我們還研發脫硫廢水深度處理系統作為附加産品,在原來的設計基礎上的附加産品,預算成本大概4000萬左右。”張宏旭説。

  陜西橫山:黃土原上建工廠 能源輸出更環保

  榆林能源集團橫山煤電有限公司煤電一期項目鳥瞰圖(供圖 榆林能源集團橫山煤電有限公司)

  榆林能源集團橫山煤電有限公司,沒有採用過往的技術,而是採用新技術,新方式來發展煤電能源,在生態脆弱的黃土地上發展環保清潔能源工業,一方面使榆林橫山的煤炭資源得以利用,將煤炭轉化為電能輸送出去,另一方面發展低耗能,高産能的工業,對於環境保護來説會産生積極的影響,在搞好建設的同時還做好環境綠化。

  近年來,榆林能源集團橫山煤電有限公司積極響應國家政策和社會發展需求,積極探討廢物再利用,力爭在全産業鏈形成廢水和廢物的零排放。

  陜西橫山:黃土原上建工廠 能源輸出更環保

  榆林能源集團橫山煤電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張宏旭(攝影 劉君慧)

  “我們的大氣污染物指標遠低於國家標準,粉塵、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標準分別是5毫克、35毫克和50毫克每標立方,真正實現廢水零排放和廢物再利用的同時,積極探索石膏的積極利用,生産出市場上所能接納的石膏板,今後還將利用電廠産出的灰渣製作成品磚並銷售,實現全産業鏈的增收。”張宏旭告訴國際在線陜西頻道。

  陜西橫山:黃土原上建工廠 能源輸出更環保

  榆林能源集團橫山煤電有限公司辦公環境(攝影 劉君慧)

  在發展縣域經濟的同時,打好藍天保衛戰,變輸煤為輸電,橫山區將當地高硫煤就地轉換輸送清潔能源給東南沿海地區,吸收鎮上10%左右的人口就業,從業人員80%以上為陜西籍......榆林能源集團橫山煤電有限公司配合環保發展趨勢,加大研發和生産力度,為環境改善、提供就業貢獻自己的能量。

閱讀
 
編輯:王菲

—  相關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