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天道酬勤,春華秋實 。2018年是改革開放40週年,也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5週年。40年來伴隨著改革的春風,陜西緊緊圍繞習近平總書記對陜西提出的“追趕超越”定位和“五個紮實”要求,緊抓“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用心講好陜西故事。近日,圍繞改革開放40週年,國際在線陜西頻道特策劃“改革開放四十年 見證魅力榆林”主題採訪活動,走進榆林各個區縣,了解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榆林改革開放以來的新風貌、新成就。
國際在線陜西頻道報道(陳嵐):在陜西省的最北部,黃土高原和毛烏素沙地交界處,一座始於春秋的城市駐守了千年。這座名為榆林的城市曾是古時九邊重鎮,也因富集能源礦産而被譽為“中國的科威特”,從1978年到2018年的40年時間裏,伴隨改革開放的步伐,這裡的人們用行動奏響改革開放新時代最強音。
2018年9月8日,由國際在線陜西頻道發起的“改革開放四十年 見證魅力榆林”深入採訪活動通過5天時間,深入走訪榆陽區、橫山區、子洲縣、佳縣、米脂縣、神木市、榆林市,從一個個鮮活人物、一個個生動故事、一個個深刻變化,充分感受改革開放以來榆林市在經濟發展、文化科技、生産生活、環境保護等方面取得的輝煌成就,見證砥礪奮進中的榆林新故事、新面貌、新情懷。
綠色生態新面貌
“一年一場風,從春刮到冬”,曾經的榆林市因惡劣的自然環境加上開採礦産造成的水土流失,讓這裡的人們常年與漫漫黃沙共生。1978年,隨著“三北”防護林工程的啟動,榆林人用40年堅持不懈的頑強拼搏和無私奉獻,實現了綠進沙退的歷史大逆轉,譜寫了一曲改善生態的綠色壯歌。
榆林神木錦界工業園 (攝影 羅赟鵬)
在“生態與經濟協調發展、品質與效益同步提升”的防沙治沙模式下,榆林市林業覆蓋率由過去的1.8%提高到33%左右,建成區綠地面積2061.01公頃,建成區綠化覆蓋率37.67%,人均公園綠地16.66平方米,榆林全市綠化指標已接近國家森林城市的評價標準。預計到2020年,榆林林木保存面積將達到2400萬畝,林木覆蓋率提高到36%以上。尤其近20年間,陜西全省風沙危害大為減輕,沙化土地面積 縮減10萬公頃。沙化面積由上個世紀末的年均擴展0.02萬公頃,轉變為現在年均縮減2萬公頃;流動沙地比重由10.1%下降到0.26%。
榆林橫山水稻田 (攝影 郭克強)
榆林的治沙史不僅改變了一座城市的面貌,也為中國改革開放生態建設在陜北築起一道綠色屏障。如今,一行行碧樹,一灣灣梯田,一片片田園,向世人展示了榆林林業建設的成就,昭示著榆林走向由“黃”變“綠”,成為一顆綠色的“塞上明珠”。採訪團成員在走訪中還了解到,榆林當前圍繞“三帶兩區”林業區域戰略佈局,未來五年將呈現出一副綠屏相連、綠廊相通、綠環相繞、綠景相嵌的多層次綠色生態畫卷,成為西北地區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
清潔能源新碩果
榆林54%的地下含煤,煤炭探明儲量1500億噸,約佔全國儲量的五分之一,在改革開放的過程中享受過能源帶來巨大財富,也因過度開採造成的脆弱生態而備受困擾。如果繼續以資源換取GDP,留給後代的將是一片荒蕪之地。在改革開放的攻堅過程中,面對能源轉型,榆林市依託區域內豐富的風能、太陽能和煤炭資源,大力發展風力發電、光伏發電為代表的清潔能源,讓綠色能源經濟結出新碩果。
榆林橫山清潔能源工廠 (攝影 羅赟鵬)
在榆林市的靖邊和定邊等地區,一架架不停轉動的大風車將電力源源不斷輸入國家電網。作為陜西風能資源最好的地區之一,這裡的大風被轉化為新的能源,並産生經濟效益。截至2016年年底,榆林市已建成並網裝機容量達219萬千瓦,當年上網發電量達32億度,實現利稅5.4億元。目前在建風電項目容量為89萬千瓦,正在開展前期工作的項目容量為233萬千瓦,項目分佈在除吳堡縣外的11個縣(市、區)。
數字化生産設備 (攝影 羅赟鵬)
作為太陽能富集地區,榆林光照時間長、強度大。數據顯示,這裡全年太陽輻射達5500~6000兆焦耳/平方米、可利用發電小時數超1400小時,發展光伏産業條件得天獨厚。2016年榆林市積極實施光伏扶貧項目,啟動了首批152個村級光伏扶貧示範電站建設,總規模3萬千瓦左右,覆蓋貧困村149個,受益貧困戶達到6710戶。
機械化生産作業 (攝影 羅赟鵬)
榆林全市按照“優煤、穩油、擴氣、增電、強化工、促新興”的思路,構建能(源)—化(工)—材(料)一體化産業新格局,形成能源化工全産業鏈競爭優勢;堅持創新引領、主動轉型,著力突破科技和人才瓶頸,打造現代煤化工、鎂鋁、新能源、文化旅遊、戰略性新興産業、現代服務業六大千億級産業集群,加快構建與之配套的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供給體系,推動“三大變革”,建成世界一流高端能源化工基地。
脫貧攻堅新農村
圍繞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帶領人民創造美好生活,是我們黨始終不渝的奮鬥目標”。榆林市委、市政府圍繞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作為基本方略,走出了“生態+産業”的脫貧致富新模式。
榆林佳縣紅高粱 (攝影 羅赟鵬)
作為陜西省的“第二糧倉”,榆林自古以來就是小雜糧的産地。種類多、分佈廣,具有一定生産規模的小雜糧就達16大類100多個品種。除此之外還是世界紅花蕎麥産業化示範先進區,以及綠豆、蕎麥、穀子、糜子等12類小雜糧作物的優勢産區。不僅雜糧資源豐富,榆林佳縣的紅棗因個大肉鮮,營養豐富被譽為“木本糧食”、“鐵桿莊稼”,是全國紅棗五大産區之一。榆林市委、市政府因地制宜,多措並舉,結合各地村情地貌與資源條件,大力發展特色産業,讓産業發展成為貧困戶脫貧致富的依託,以退耕還林、經濟林地産改造等項目為依託,建設精品示範園區,輻射帶動周邊群眾脫貧。
在佳縣,圍繞“企業經營+貧困戶入股分紅”的模式,根據貧困戶實際情況和需要,引導貧困戶將部分扶貧資金以優先股方式投入企業,由企業自主經營,並按照入股金額逐年向優先股進行固定比例分紅,比如,針對袁家岔村的40戶貧困戶,在2017年,每戶入股3500元,每年每戶固定分紅500元,直到2020年返還本金。將農業科技成果和扶貧攻堅、農民增收無縫對接,為佳縣開闢出一條特色農業産業扶貧的新途徑。
在榆陽,從做強優勢主導産業、優化産業結構等多方面入手,大力試點發展特色種植業,示範推廣高粱、紅蔥、紅薯、沙蓋、扎蒙等新品種,大力發展黃芪、板藍根等品種中藥材産業,同時加快發展休閒農業,促進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經過40年的發展建設,榆陽耕地面積由1978年的86.4萬畝增加到2017年的132.1萬畝,農業機械化水準達到66%,2017年實現農業總産值51.21億元,糧食總産量突破5億斤,羊子和生豬飼養量分別達到225萬隻和101萬頭,均居全省第一。通過改革,激發政策紅利,目前已新培育市級以上龍頭企業2個、現代農業園區3個、農民專業合作社5個、家庭農場10個。
在橫山區,通過無定河流域綜合治理、圍河造田,開闢了8萬畝稻田,水稻耕種面積達4萬畝。同時推進稻田種養養殖融合,發揮稻田綜合種養在穩糧、促漁、提質、增效、生態、環保等多方面的作用。讓稻田養蟹模式逐步成為農民脫貧致富的重要助力。
榆林橫山稻田養蟹 (攝影 郭克強)
目前,榆林市每年實施紅棗低産園改造10萬畝,覆蓋沿黃貧困棗農,帶動4600名以上貧困人口脫貧;每年新建“兩杏”1萬畝,嫁接改良2萬畝帶動5萬貧困戶穩定增收;每年新建核桃、花椒、油用牡丹、海紅果等經濟林5萬畝。形成了包括紅棗、兩杏、山地蘋果、核桃等多種作物的經濟林400多萬畝,同時打造出了“好婆姨、曼喬咖啡”等多個優質綠色生態産品品牌。
健康榆林新生活
從最初看病老三樣“聽診器、血壓計、體溫表”,到如今的“B超、螺旋CT、血氣分析儀”,再到足不出戶用互聯網就能找到專家醫生問診,榆林用創新發展走出來一條獨特的醫療改革之路。
為了市民不再因病返貧、因病致貧,榆林以“健康榆林”為目標引進“智慧醫療”,全面提升市民生活品質。建立了“五重醫療救助保障網”,在陜西省統一的新農合基本醫療保險、新農合大病保險、民政醫療救助三重保障機制基礎上,新增“縣市區兜底至90%”和“普惠城鄉居民的大病救助”兩重保障機制,構築了健康扶貧“五重醫療救助保障網”。同時開展了“大病集中救治一批、慢病簽約服務管理一批、重病兜底保障一批”的行動計劃。
按照“健康中國、健康陜西”規劃,2017年,榆林市投資300萬元,引入“愛加問診”互聯網智慧醫療服務平臺,結合榆林市現有醫療衛生信息資源現狀,嫁接揚州市醫療服務資源,在榆陽區、綏德縣試點建設一個能夠自動實現醫聯體資源充分協作、分級診療自動控制、家庭簽約醫生信息化管理的智慧醫療暨健康精準扶貧試點項目平臺。通過建立患者與醫生、各級醫療機構間的線上溝通渠道,推動分級診療、雙向轉診模式的落地,使醫療資源獲得最優化配置。截至2017年9月,“愛加問診”互聯網智慧醫療服務平臺已有註冊醫生300名,院內會診61例,協同會診67例。 榆林市持續推進的醫療改革不但讓市民真正感受到“病有所依,醫有所保”,也讓這座城市在成為健康之城的道路上闊步前行。
榆林子洲山地蘋果 (攝影 羅赟鵬)
融合傳播新榆林
歷時5天的採訪裏,國際在線陜西頻道採訪團成員走遍了榆林市大大小小的角落,用文字記錄、用相機拍攝改革開放40年來榆林的新變化。此次採訪活動圍繞行程設計,以“改革開放40年 見證魅力榆林”為主題,將深度觀點與採訪素材相結合,全面展示榆林在生態環境、産業升級轉型等方面的新面貌,並運用國際在線陜西頻道官方微博、chinanews客戶端等平臺同步傳播行程中的亮點、特點。採訪報道吸引了來自人民網、新華網、中青網、陜西傳媒網、西部網、西安網、西安新聞網等中央和陜西省內主流媒體及全國性商業網站騰訊網、新浪網、搜狐網的持續關注,並參與採訪內容的轉發,實現了報紙、廣播、電視、網絡及新媒體的全覆蓋,讓榆林改革開放中的經驗與成績傳遞到更多人眼中。
40年改革歲月裏,奮力前行的榆林有太多故事可聽、有太多內容可寫,這裡的每一個人、每一件事都是中華民族前行道路的縮影。未來,榆林將繼續總結經驗、乘勢而上,繼續堅定不移深化各方面改革,堅定不移擴大開放,使改革和開放相互促進、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