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陜西頻道報道(楊薇):“第三屆中國——國際器官捐獻大會"于9月20日至21日在陜西省西安市舉辦。截至2018年9月9日,中國公民器官捐獻志願登記人數為614608人,實現捐獻19380例,捐獻器官54956個,預計中國將在2020年成為世界第一移植大國。
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委員會主任委員黃潔夫發表講話(供圖 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大會由國家衛生與健康委員會和中國紅十字會總會支持,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委員會、中國器官移植發展基金會、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主辦,國際器官移植協會、國際器官捐獻協會、陜西省衛生與健康委員會、陜西省紅十字會、西安交通大學協辦,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承辦。
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副局長郭燕紅致辭(供圖 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陜西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高陽,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委員會主任委員黃潔夫,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副局長郭燕紅,中國紅十字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王平,梵蒂岡教皇科學院院長馬塞洛·索隆多(Marcelo Sánchez Sorondo),國際器官移植協會前主席、哈佛大學麻省總醫院器官移植教授弗朗西斯·德爾莫尼克(Francis Delmonico),世界器官移植協會前任主席菲利普·奧康奈爾(Phillip O’Connell),美國中華醫學基金會主席林肯·陳(Lincoln Chen),全球外科副主席邁克爾米利斯(Michael Millis)等嘉賓出席了此次大會。
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黨委書記馬辛格致辭(供圖 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此次大會以“走上世界舞台中心的中國器官捐獻與移植事業”為主題,向世界全面展示中國公平公正、陽光透明的公民器官捐獻移植體系,以獨具特色的“中國模式”為世界提供可借鑒的新的器官捐獻模式和經驗。會議邀請國際和國內器官捐獻和移植領域的著名專家共同交流,宣傳器官捐獻的中國模式,學習國外的先進理念和經驗,讓世界更好地認識中國器官移植的現狀和巨大的發展潛力,展示中國器官捐獻的發展成果。
西安交通大學副校長顏虹發表講話(供圖 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此次大會,黃潔夫作“走上世界舞台中央的中國器官捐獻與移植事業”的報告、郭燕紅作“國家衛健委器官移植工作報告與工作部署”,王平作“中國紅十字會器官捐獻”工作報告。會議還開展國際間的器官捐獻與移植倫理、法規及管理建設和學術交流,分享澳大利亞捐獻與移植經驗及區域合作經驗、美國捐獻與移植經驗及國際合作經驗,廣泛聽取國際專家和專業組織對中國器官捐獻與移植事業的評價,進一步推動中國器官捐獻與移植的規範化、法制化制度建設。
會上,黃潔夫對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的法制框架、相關政策和工作體系做了詳細介紹。中國在公民自願捐獻、器官獲取和分配、器官移植臨床技術能力等領域的發展成就以及中國政府有關部門對器官捐獻移植的監管不斷加強獲得了與會官員及專家代表高度讚賞。他表示,中國願意向世界各國分享中國關於這方面的經驗。同時,他認為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的工作體系仍在不斷完善中,也需要學習他國經驗。在他看來,中國將在“一帶一路”的框架下繼續加強和深化國際交流,拓展合作廣度深度,為世界衛生組織《細胞、組織、器官移植指導原則》在全球的實施做出中國應有的貢獻。
中國器官移植事業改革現已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公民逝後器官捐獻工作進展迅速,現已成功實現了移植器官以公民自願捐獻為唯一合法來源的歷史性轉型。2018年3月在梵蒂岡教皇科學院召開的全球踐行倫理道德會議(EIA)所發表的大會宣言指出:“中國的器官移植改革體現了世衛組織關於公正、透明和公平的指導原則,具有指導意義。中國的這些成果標誌著一個器官捐獻與移植新時代已經誕生,這與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要求相符。中國模式的基本特徵體現在中國政府持續改革的堅定決心,以及在移植界專業人士與政府通力合作,高效落實器官移植改革措施。但是中國器官捐獻與移植工作起步晚,社會需求量大,與人民群眾對臨床器官移植的需求相差甚遠,器官捐獻與移植工作仍然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