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陜西頻道消息:近日,西安市藍田縣葛牌鎮黃沙溝村的特色産業扶貧項目——食用菌種植的首批香菇正式進入採摘期,第一天就摘得香菇300公斤,迎來了大豐收。
在香菇大棚採摘現場,一派熱火朝天。村民們和技術人員忙碌著將成熟的香菇採摘、裝箱、稱重,最後裝車運往蔬菜市場,進入千家萬戶的餐桌。
據了解,黃沙溝村本次共接種菌棒6萬袋,成活率在85%以上,初步估算這一生産週期産量為5萬公斤。按照目前市場價格每公斤10元計算,可獲得銷售收入50萬元。在食用菌種植、生産和採摘過程中,為村民及貧困戶們提供了就業崗位,大大增加了家庭收入。
藍田縣葛牌鎮黃沙溝村地處秦嶺深處,距藍田縣城30公里,全村在冊貧困戶34戶61人。村裏耕地面積少、農業産出低,村民長期生活貧困。西安航空基地駐村工作隊進駐村子以來,與村幹部及藍田縣秦農農産品種植銷售專業合作社産業帶頭人經多方考察,結合當地氣候條件,在蔬菜、養殖、中藥材、食用菌等項目中選擇種植食用菌——香菇。
2018年1月,西安航空基地駐村工作隊帶領村民們開始了食用菌菌棒的加工、接種和發酵等一系列工作。在雨水較多的時候,香菇發酵棚因旁邊醫務室的坍塌而受損嚴重,駐村工作隊多方籌措資金,為黃沙溝村送來了5萬元的捐款,幫助其儘快修繕受損的發酵棚,確保正常的生産使用。
目前,黃沙溝村已建成香菇大棚63座、發酵棚10間、冷庫一座。隨著西安航空基地17萬元産業幫扶資金的到位,又為項目購買運輸車一輛。後續還將繼續添置烘乾設備、建造庫房,為香菇的生産深加工提供基礎保障。
“幹部扶貧既要走心又要走實,來到黃沙溝村我深刻地體會到自己的責任,不能辜負組織的厚望和貧困戶的期望。目前這個扶貧項目發展模式挺好的,可以讓合作社的成員發揮主觀能動性,帶動生産力的發展,最主要的是提高村民的收入,讓大家過上好日子。未來,西安航空基地也會研究開發更多扶貧項目,帶領村民脫貧致富。”駐村隊長黃雪迎説道。(文 田笑笑 編輯 柳洪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