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ChinaNews閱讀

“連結”農業産銷 “大農圈”成為中國農業人“新農具”

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2018-10-31 15:06:45

  國際在線陜西頻道報道(宋佳):“需要採購桔梗種100斤”“大量收購紅薯”“山東臨沂費縣鐵桿大蔥上市”……這些全國各地的農産品供銷信息都是來自於一個叫做“大農圈”的互聯網平臺,農戶在這裡不僅可以獲取市場信息,還能在“大農行家”“農科雲”“農科直播”等欄目聽農業專家講解農技知識。

  這個由楊淩農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所推出的“互聯網+農業”項目,是一個通過利用移動互聯網技術、創新農業信息傳播方式,搭建起的面向農戶的互聯網、大數據精準服務平臺。

  2016年,首屆陜西省農業科技創新創業大賽中,“小荷才露尖尖角”的“大農圈”項目獲得了二等獎。如今,第三屆陜西省農業科技創新創業大賽決賽即將到來,“大農圈”也歷經了兩年的發展,進入成熟期,現已升級到了第5版,積累了60萬用戶,累計發送農業科技信息18萬條、市場信息14萬條。

  近日,國際在線陜西頻道對楊淩農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曹昂進行了專訪,聽他講述“大農圈”的成長故事。

“連結”農業産銷  “大農圈”成為中國農業人“新農具”

  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農民學習使用“大農圈”(攝影 曹昂)

  2006年,西安市閻良區的芹菜滯銷,農民半年的投入和汗水隨著腐爛的芹菜化為泡影。

  當時還身處電信行業的曹昂對此深有感觸。“我發現農民獲取信息非常困難,他們缺乏應對市場的'工具'。所以我就産生了利用互聯網為農民解決市場信息不對稱這個問題的想法。”曹昂説道。

  當時,互聯網已經風生水起,同類型的産品眾多,但是大多數屬於電商性質,即通過互聯網平臺售賣農資、賺取差價。而“大農圈”則是真正站在農民的角度,為農民提供服務,正如曹昂所説:“我們主要做四件事:一是解決農戶和市場對接的問題;二是幫助農戶和社會服務機構之間進行對接;三是縮短農民和農業科技之間的距離;四是促進農業人群之前的交流溝通。對於我個人而言,掙錢只是一個方面,最終的目的是希望用互聯網改變農業落後的生産方式。”

  “大農圈”用實際效果證明了這不是曹昂的一句空話。2016年8月,寧夏固原市西吉縣萬崖村12000噸芹菜嚴重滯銷,“大農圈”利用大數據,將這一信息精準推送至208位目標用戶手中,全國各地芹菜客商涌向萬崖村。

“連結”農業産銷  “大農圈”成為中國農業人“新農具”

  全國各地芹菜客商涌向萬崖村(攝影 曹昂)

  “大農圈”讓萬崖村芹菜的生産信息與市場需求實現精準匹配,萬崖村芹菜價格由每斤0.3元最高漲至每斤1.6元,平均價格穩定在每斤0.6元。萬崖村也因此成為西吉縣芹菜批發集散地,促進全縣42萬噸芹菜銷售,每斤增收0.3元,菜農增收2.51億元。

  渭南合陽的黑池紅薯、渭南蒲城的西瓜、以及北方火龍果種植技術、無刺花椒種植技術等大量農産品和農業技術都借助“大農圈”這一平臺實現了在全國範圍內的推廣。

  在曹昂看來,“大農圈”的成就離不開楊淩這片土地所提供的“養分”。他談及“大農圈”落戶楊淩的原因時説:“楊淩被稱為中國的‘農業矽谷’,擁有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唯一的農業特色鮮明的自貿片區,這裡聚集了7000多名農業科教人員,無論我們需要什麼技術,楊淩都能給予支持。”

  作為創業企業,楊淩農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也趕上了楊淩示範區大力推進“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東風”。2016年5月12日,楊淩眾創田園作為國家級眾創空間正式對外開放,以現代農業為主題,由楊淩示範區管委會投資建設,楊淩示範區創新創業園發展有限公司運營管理。

  眾創田園開放當天,楊淩農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成為第一個入駐企業。“在企業發展規劃、資源對接、辦公設施等方面,眾創田園都為我們創業公司提供了需要的服務。”曹昂表示。

  楊淩農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能夠在首屆陜西省農業科技創新創業大賽中亮相也是在眾創田園的鼓勵下實現的。通過大賽,不僅“大農圈”被更多人所熟知,“互聯網+農業”這一在當時還屬於新事物的模式也被更多人所接受。曹昂説:“大賽為我們創新企業搭建了一個平臺,可以將優秀的農業項目推廣到更多的地區,為中國的3億農民帶來更好的服務,讓農業生産更有‘錢途’。”

閱讀
 
編輯:王菲

—  相關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