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陜西報道(段曉蕊 通訊員 劉嘉宸):近日,“壯麗70年·奮進新渭南”網絡媒體走農村·看變化採訪活動的採訪團走進陜西省渭南市蒲城縣田間地頭,切身感受鄉村振興蓬勃發展新勢頭。
金銀花裏開“金銀”
在蒲城縣堯山鎮閆家村的金銀花産業園,滿目蔥蘢、生機盎然。在這裡,金銀花成為當地當之無愧的“致富花”“幸福花”。
據閆家村黨支部書記王春顏介紹,閆家村地處渭北“旱腰帶”,土地貧瘠,基礎設施落後,在過去,老百姓基本是靠天吃飯,莊稼是“十種九不收”,是遠近聞名的貧困村。
這種貧困情況到2012年有了轉機,經過相關部門研究,閆家村黨委決定從山東平邑引進藥材——金銀花,並組織黨員帶頭種植,可觀的經濟效益讓村民看到了致富希望。王春顏介紹,金銀花適應性強,耐澇、耐旱、耐熱、耐寒,容易成活,一年四季都可栽植,而且頭年開花、二年見效、三年豐産,每年5月至10月為採摘季節,畝産受益4000元至8000元,更好的甚至達到上萬元。

村民王景展示金銀花茶 攝影 劉嘉宸
為了發展壯大金銀花産業,蒲城縣委、縣政府因地制宜,以閆家村金銀花産業園區為主抓手,擴大金銀花種植面積,形成了核心區1萬畝、總面積3萬畝的種植規模,建成金銀花茶廠,延長産業鏈條,提高産業附加值。目前,蒲城縣共有16鎮83村栽植金銀花共3.7萬餘畝,金銀花園産業示範園區13個。
如今,走進坐落在閆家村的蒲城縣金銀花産業基地,3700畝金銀花開滿了旱垣,形成了一道如畫的生態景觀。
養殖奶山羊鋪就黨定村致富路
在蒲城縣蘇坊鎮黨定村,樹成蔭、草如毯,濃濃綠意撲面而來,一排排乾淨整潔的羊舍鱗次櫛比。近年來,黨定村大力推動以奶山羊養殖為代表的産業精準扶貧模式,已讓越來越多的貧困群眾走上致富之路。
據黨定村第一書記鄭傑介紹,黨定村村民很早便有散養奶山羊的習慣,但由於一直缺乏有效技術引導,存在散養規模小、管理落後、經濟效益不高的難題。
2018年,恰逢蒲城大力實施振興鄉村經濟産業化扶貧的政策機遇,黨定村先後爭取奶山羊養殖項目資金80萬元,並以黨定村集體的名義建設宏大奶山羊養殖基地和配套的中心奶站,新建標準化羊舍4棟、青貯池1座,以統一指導、統一防疫、統一收奶的高標準的現代化奶山羊養殖技術,推動養殖規劃化。曾經在養殖基地內的1000多只奶山羊,免費提供給貧困戶飼養,以貧苦戶為主幹的村集體獲得了養殖基地的絕大部分股份。
如今,作為蒲城縣第一批農村“三變”改革的試點村之一,黨定村大力推行“村黨支部+村股份經濟合作社”的産業致富模式,帶動周邊留守婦女老人及過剩勞動力,盤活黨定村集體資産,促進農戶經濟增收,僅通過奶山羊養殖一項,村內戶年均增收7000元以上,村民生活幸福度不斷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