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稱達沃斯期間外界偏愛中國多過印度
編輯: 關春英 | 時間: 2014-01-25 16:42:54 | 來源: 國際在線 |
海峽飛虹報道(記者 武詩韻):24日,德國《法蘭克福彙報》發表署名文章,稱本年度冬季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期間,外界對於同為“金磚國家”的中國和印度態度非常不一樣,明顯更加鍾情于中國。
文章分析,出現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在於中國在過去20年裏所取得的不容爭辯的經濟成就,這從該國的巨大外匯儲備上就可以看到。根據經濟學家們的看法,到2030年,中國的國內生産總值將和美國並駕齊驅。增長的資源尚未枯竭。至2020年,約有2億人口將從農村進入城鎮,城鎮化進程對這個國家來説是一種機會,即使是7%的年增長率也被認為是過於保守的估計。
文章表示,當然,未來形勢會變得嚴峻。經濟學家們引證一名已故諾貝爾獎得主的觀點指出,中國達到了‘劉易斯拐點’:迄今通過廉價出口支撐的經濟模式必須轉型為更多地經由國內消費推動的經濟模式。此外,如果要達到成為最富裕國家的目標,簡單複製外國生産工藝的階段就該終結,必須代之以自己的重要創新成就。
文章説,在對中國保持致敬態度的同時,西方經濟界對印度一度有過的歡欣鼓舞之情早已煙消雲散。中國和印度同屬於俗稱的‘金磚國家’俱樂部,不過,印度早已被認為沒有中國那麼有前途了。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統計,2012年印度的人均收入為1489美元,而中國達到了6091美元。印度被金融界劃分到了“脆弱五國”的行列,其中還包括了巴西、印度尼西亞、土耳其和南非。
文章指出,同中國不一樣,若論及印度,如果未來數年發展情況不佳,則人們就會將其視為一種惡兆。首先是對印度政府的信任受到了嚴重動搖。在2008年爆發的金融危機中,印度受到的影響遠比中國要深。中國的財政預算時有結余,而印度通常都在赤字;在中國儘量避免人民幣大幅度升值的時候,印度的盧比卻已經明顯貶值了。
總而言之,在更堅定推行市場經濟政策方面,西方投資人至少目前對中國而不是對印度更有信心。
新聞推薦
- 習近平在越南媒體發表署名文章2025-04-14
- 連發六大“靈魂拷問” 外交部駁斥美官員對華攻擊抹黑言論2025-04-14
- 海關總署針對中美貿易局勢最新回應2025-04-14
- 商務部回應美方豁免部分産品的“對等關稅”2025-04-14
- 數讀中越合作成就2025-04-14
- 兩岸和合,愛跨山海!無錫靈山海峽兩岸交流基地系列文化交流活動開幕2025-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