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展開外交輿論攻勢 針鋒相對反制安倍“拜鬼”
編輯: 陳豪 | 時間: 2014-01-07 10:03:49 | 來源: 中國新聞網 |
中新網1月7日電 (記者 李雨昕)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悍然參拜靖國神社之後,中國展開了“針鋒相對”的鬥爭。中國外長密集與多國外長通話溝通日本問題,中國駐多國大使也在國際主流媒體發聲。通過一系列外交輿論攻勢,中國對日本右翼勢力的政治企圖進行了深入的揭露和批判。專家認為,中國此舉有助國際社會了解地區局勢真相,也是中國維護歷史正義的體現。
對安倍“拜鬼”奉陪到底
安倍晉三參拜靖國神社以來,中方多次通過外交表態進行批判,強調安倍參拜甲級戰犯,實質上就是否定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成果及二戰後的國際秩序,是對人類良知的肆意踐踏和對公理正義的狂妄挑釁。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在召見日本駐華大使木寺昌人時指出,如果日方蓄意繼續挑戰中日關係的底線,不斷加劇兩國之間的緊張對立,中方必將奉陪到底。
中國國務委員楊潔篪罕見發表談話,嚴詞譴責安倍參拜靖國神社,稱其是“冒天下之大不韙”。楊潔篪強調,中國人民不可侮,亞洲人民和世界人民不可欺。安倍必須承認錯誤,必須糾正錯誤,必須採取實際行動消除其嚴重錯誤的惡劣影響。
中國社科院日本問題研究所研究員楊伯江認為,由主管外事的國務委員出面發表談話,平常並不多見。中方借此將靖國神社問題的本質和安倍行為的錯誤性放到了世界媒體的聚光燈下。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曲星分析指,楊潔篪這一表態體現了“中方絕不會就此不了了之”的嚴正立場和決心。
社科院日本外交研究室主任呂耀東則指出,中方抗議級別如此之高,是因為在二戰期間,中國、韓國是受到日本軍國主義侵略和殖民統治最嚴重的國家。在歷史問題上,中國必須站出來維護歷史正義和戰後成果,對以安倍為首、否認侵略歷史的人進行還擊和譴責。同時,中方還需要告誡國際社會,日本軍國主義的復活已經危及到亞太地區的和平和穩定。這是中方的義務,也是中方的責任。
面對中方的抗議聲浪,安倍晉三卻仍在玩“提議對話”的虛招子。1月6日,安倍在參拜“伊勢神宮”後在記者會上表示,希望與中國領導人會面,就參拜靖國神社問題向中方作出説明。
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當天回應説,安倍首相上臺以來,在對華關係上玩弄兩面派手法,接連採取損害中日關係大局、傷害中國人民感情的錯誤行動。安倍口口聲聲重視發展對華關係,但實際上他的這種説法是虛偽的,是他自己親手關閉了與中國領導人對話的大門。對於這樣一個領導人,中國人民是不歡迎的。
展開廣泛外交攻勢
在新一年到來的前兩日,中國外長王毅分別與越南、德國、俄羅斯、韓國和美國的外長或國務卿通話,均談及當前日本問題。
在與俄羅斯外長拉伕羅夫通電話時,王毅指出,中俄作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國和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理應共同維護國際正義和戰後國際秩序。而拉伕羅夫強調,在靖國神社問題上,俄方立場同中方完全一致。
在與韓國外長尹炳世通電話時,王毅指出,中韓分別對安倍此舉予以了嚴厲譴責。我們的反應是正義的,也是正當的,是在捍衛人類良知,捍衛國際公理,捍衛被侵略國家人民的尊嚴。尹炳世也表明瞭韓國政府反對安倍參拜靖國神社的嚴正立場。
呂耀東認為,與他國外交部門的溝通即是讓國際社會認識到,否認侵略歷史不僅僅是日本的政治現象,而是要挑戰戰後體制的意圖。“要讓外界意識到,參拜靖國神社並不是日本的國內事務,也不是個人問題,而是對亞太地區人民的再次傷害。”
“日本否認侵略歷史的‘翻案風’愈演愈烈,中國必須這樣做。日本領導人參拜靖國神社,中國的忍耐也是有限度的。”呂耀東指出。
對此,日本感到了這種危機。《日本經濟新聞》的評論不無擔憂地指出,安倍參拜靖國社給同盟國關係帶來危機,同盟國轉過身去了,“美國感到失望”。
日本問題專家、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王新生還指出,日本頻頻在國際上宣揚“中國威脅論”,聯合中國周邊的國家進行圍堵,對此,中國應向國際輿論澄清真相,這也有利於中國的外交活動。
安倍此前大手筆金援東南亞,意圖用金錢封住東南亞國家的“嘴”。對此呂耀東建議,中方要與亞洲受到日本侵略的更多國家聯合起來,多與東南亞國家進行交流,共同銘記日本軍國主義的侵略歷史,才能防止歷史重演。如果不採取行動,亞太地區的寧日時日不多。
借助國際輿論揭批
連日來,中國駐外大使也紛紛在國際媒體上發聲,揭批日本右翼勢力政治圖謀,提醒國際社會注意日本動向。
12月30日,中國駐日本大使程永華在日本《每日新聞》發表題為《發表“不戰誓言”找錯了地方》的署名文章,對安倍晉三參拜靖國神社有關錯誤觀點進行批駁。文章説,靖國神社不僅供奉甲級戰犯,還極力美化歪曲侵略歷史,安倍到這樣一個地方參拜“英靈”,對著當年發動侵略戰爭的元兇高唱“和平”、“不戰”,不但受害國人民不能接受,國際社會也不會相信,不得不説這是對和平的褻瀆。
中國駐英國大使劉曉明日前在英國《每日電訊報》發表署名文章,還接受了英國第二大公共電視臺—獨立電視臺《十點新聞》的專訪。劉曉明形象地把日本軍國主義比作小説《哈利?波特》中的“伏地魔”。他説,只要靖國神社還留存在日本人民記憶之中,軍國主義就始終陰魂不散。
此外,中國駐歐盟使團團長吳海龍大使、駐加拿大大使章均賽、駐瓦努阿圖大使謝波華等也在當地媒體撰文揭批日本復活軍國主義圖謀。駐美大使崔天凱在大使館的記者招待會上,也對安倍晉三參拜靖國神社進行了批駁。
專家分析指出,大使撰文可以通過國際主流輿論闡明中國立場。大使通過駐在國主流媒體發出中國聲音,比以往中國對外宣傳媒體更有影響力。
王新生指出,在國際宣傳上,日本比中國做得更多,常常會蒙蔽一些不明真相的人。對此,中國應該“針鋒相對”,讓其他國家真正了解東亞地區的局勢。
駐外大使通過駐在國主流媒體傳達中國聲音,是消除誤解,開展輿論攻勢和國際公關的重要途徑。駐外大使積極接觸並利用這些媒體,在存在爭議的問題上説明中國立場,發出中國聲音。這種聲音通過主流媒體傳達到駐在國民眾中去,成為最有效的對外宣傳和國際公關的途徑之一。
多方位反制安倍“暴走”
安倍在右傾道路上越走越遠,中國該如何應對,引起各界熱議。分析指出,反制安倍應站在歷史制高點、全球戰略高度、正義和道德高地,針對安倍及其軍國主義復辟勢力從政治外交、經濟貿易、社會輿論到國際合作等重要領域,進行有系統的持久性反制戰略、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實施。
有學者認為,目前日本已經進入二戰以來最為右傾的時期,中國需要對中日關係進行全面徹底的重新考慮。還有學者表示,要在國際上給日本造成強大輿論壓力,向聯合國或者安理會提交專題議案譴責安倍“拜鬼”。
中國抗日戰爭紀念館副館長李宗遠認為,中國的戰爭受害者可以在中國國內起訴為侵華戰爭出力的日企,請出中國當年的受害勞工,包括慰安婦,起訴日本國際性的知名大企業。
社科院日本所中日關係研究中心秘書長張勇表示,釣魚島問題與參拜靖國神社問題是兩個問題,但兩者又有相互的關聯,因為安倍的參拜,製造了不穩定的氣氛,製造了互不信任的氣氛,給釣魚島問題蒙上了陰影。
張勇認為,在釣魚島問題上,中方應該有長遠佈局,在日本打破平衡後,中方“水來土掩兵來將擋”,進行釣魚島的維權鬥爭。
呂耀東指出,中國還應加強近代史教育,加強抗日戰爭教育,讓下一代牢記這種恥辱。
“由於中韓對安倍參拜靖國神社提出強烈抗議,也令美國罕見在公開場合批評日本,這給予了日本相當大的壓力。”王新生説,“可能在2014年,在受到美國的壓力下,安倍的行動會有所收斂。”(完)
新聞推薦
- 習近平春節前夕赴遼寧看望慰問基層幹部群眾2025-01-26
- 讀懂中國經濟的韌性和底氣2025-01-26
- 澳門:金蛇賀歲喜迎春 節慶燈飾點亮街巷2025-01-26
- 兩岸同胞共迎新春系列活動在粵閩舉行2025-01-26
- 冰雪元素拉滿 第九屆亞冬會開幕式進行首次全要素綵排2025-01-26
- 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赴廣東、福建看望慰問臺商臺胞2025-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