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內地香港應加強文物保護合作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14-10-15 11:10:15 | 來源: 新華網 |
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理事長張柏在港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近年來,中華民族文物保護事業呈現良好勢頭,香港在該領域的諸多優勢值得內地借鑒。如何在保護好文物的前提下,進一步利用文化遺産為社會發展及百姓的精神需求服務,需要兩地攜手努力。
張柏13日在港出席文化活動,並向香港文化界及企業界人士宣傳文物保護的重要性,呼籲兩地加強合作。他表示,近年來,隨著內地文物保護政策逐漸完善,政府、民間組織及企業對保護文化遺産的投入增多,以及公眾對文物的了解、關心及保護意識越來越強,保護中華民族文物的趨勢愈發升溫。
香港雖然地域狹小,在文物保護領域卻佔據不可多得的優勢。張柏認為,香港沿海的地理位置及開放的體系賦予其東西方交融的文化,市民對文化的認知自然豐富多元;而香港的博物館在展陳設計和佈局上也兼具傳統與創新的風格,值得內地博物館借鑒。此外,香港企業家熱心參與文物保育工程,包括捐助內地的相關項目。
談及合作具體方式,張柏表示,兩地的文物保護民間團體可聯手舉辦論壇或研討會,進而搭建正式的工作平臺,以促成一些實實在在的項目,將落腳點放在文物本體上。
他舉例説,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今年利用從民間企業籌集的資金落實了兩個項目,其中,在內蒙修建一段長城的項目已經開工,而長城36堡之一、位於陜西梁家大院的波羅堡修繕工程也即將啟動。張柏表示,內地還有很多具歷史意義卻未經休憩的寺廟,鼓勵兩地企業家捐助相關的修繕項目。
張柏表示,文物本身是一種載體,由祖先留給子孫後代,無聲勝有聲。“如果站在更高的角度來看,保護中華民族或當地的文化遺産,也是在保護整個人類的文化遺産,這種理念在世界各地都是一致的。”他説。
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創立於1990年,是由國家文物局主管的社團法人、公募性基金組織,致力於中國文物保護事業。旨在籌措文物保護基金,資助文物保護項目,傳承優秀的民族傳統,弘揚悠久的歷史文化,為社會的政治文明、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作貢獻。(記者王小旎)
新聞推薦
- 兩岸“春帆共濟”,青年“同心築夢”!湖裏區成立首個臺青就業創業基地服務聯盟2025-02-21
- 外國智庫專家:美國新一輪關稅戰衝擊全球經濟2025-02-21
- 市場監管總局在助力兩岸融合發展方面有哪些舉措?一文了解→2025-02-21
- 《七子之歌》新一代傳唱人龍紫嵐:我要用歌聲講好澳門故事2025-02-21
- 潘賢掌出席全國臺企聯新春聯誼活動暨福州臺協換屆系列活動2025-02-21
- 臺商紮根福州、投資福州的決心信心始終未變2025-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