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一詞在古代僅僅是個形容詞
編輯: 陳豪 | 時間: 2014-10-16 16:35:23 | 來源: 廣州日報 |
我們知道,在今天“中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簡稱,但在這之前就一直有“中國”的稱法。
“中國”一詞最早出現在商朝時期。它在當年的含義是:京師(首都)和天子直接統治的地區為中國。先秦時期,在中原地區分佈著眾多大小諸侯國,天子直接統治的地區不過是京師附近的一小塊地方,所以就把京師所處的這塊地方稱為“中國”,意思是,京師是在中間的國家。後來歷朝歷代都延續了這種稱法,凡是帝王直接統治的地區都稱為中國,一直到清代,清王朝疆土比各朝代都大大地擴展了,皇帝統轄的地區早已不僅僅是京師附近,於是“中國”一詞就成了清代所屬全部領土的代名詞了。
它的第二個含義是這樣的:華夏族、漢族所居住的地區為中國。先秦時期,漢族主要生活在黃河流域的中原一帶,建立了眾多的國家。在中原地區的四週,有不少少數民族建立的國家,如此一來,中原就成了中央地區,於是就稱這個地區為“中國”。當時中原諸侯林立,因此這個“中國”並不是指的哪個具體國家,而是泛指在這個地區漢民族建立的國家。隨著時代的發展,每個王朝的領土面積在日益擴張,凡是在此建立政權的國家都自稱為中國。
由此可以知道,“中國”一詞在古代僅僅是個形容詞,形容一個地區的方向、範圍、管理等情況。古代中國的歷代王朝都沒有以“中國”作為正式國名的。
相關新聞
新聞推薦
- 兩岸“春帆共濟”,青年“同心築夢”!湖裏區成立首個臺青就業創業基地服務聯盟2025-02-21
- 外國智庫專家:美國新一輪關稅戰衝擊全球經濟2025-02-21
- 市場監管總局在助力兩岸融合發展方面有哪些舉措?一文了解→2025-02-21
- 《七子之歌》新一代傳唱人龍紫嵐:我要用歌聲講好澳門故事2025-02-21
- 潘賢掌出席全國臺企聯新春聯誼活動暨福州臺協換屆系列活動2025-02-21
- 臺商紮根福州、投資福州的決心信心始終未變2025-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