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一詞在古代僅僅是個形容詞
編輯: 陳豪 | 時間: 2014-10-16 16:35:23 | 來源: 廣州日報 |
我們知道,在今天“中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簡稱,但在這之前就一直有“中國”的稱法。
“中國”一詞最早出現在商朝時期。它在當年的含義是:京師(首都)和天子直接統治的地區為中國。先秦時期,在中原地區分佈著眾多大小諸侯國,天子直接統治的地區不過是京師附近的一小塊地方,所以就把京師所處的這塊地方稱為“中國”,意思是,京師是在中間的國家。後來歷朝歷代都延續了這種稱法,凡是帝王直接統治的地區都稱為中國,一直到清代,清王朝疆土比各朝代都大大地擴展了,皇帝統轄的地區早已不僅僅是京師附近,於是“中國”一詞就成了清代所屬全部領土的代名詞了。
它的第二個含義是這樣的:華夏族、漢族所居住的地區為中國。先秦時期,漢族主要生活在黃河流域的中原一帶,建立了眾多的國家。在中原地區的四週,有不少少數民族建立的國家,如此一來,中原就成了中央地區,於是就稱這個地區為“中國”。當時中原諸侯林立,因此這個“中國”並不是指的哪個具體國家,而是泛指在這個地區漢民族建立的國家。隨著時代的發展,每個王朝的領土面積在日益擴張,凡是在此建立政權的國家都自稱為中國。
由此可以知道,“中國”一詞在古代僅僅是個形容詞,形容一個地區的方向、範圍、管理等情況。古代中國的歷代王朝都沒有以“中國”作為正式國名的。
相關新聞
新聞推薦
- 粵港澳大灣區、長江經濟帶等區域前4個月外貿成績亮眼2025-05-23
- 同心越山海 共敘兩岸情——川渝臺“大手牽小手”南溫泉定向山徑賽舉行2025-05-23
- “廈金童樂 艾香傳情”2025年兩岸金胞親子研學營在海滄成功舉辦2025-05-23
- 汕頭市英歌隊首次赴臺演出圓滿成功載譽歸來2025-05-23
- 敦煌樂舞文化主題展2025年最終站在新竹啟幕2025-05-23
- 台灣大叔獨自旅行 大陸網友溫情守護2025-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