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波蘭留學的80後小何

何畔

 

同學聚會

 

海峽飛虹報道(記者 韓新忠):他們中有將畢生奉獻給中波交流的“老波蘭”;他們中有上個世紀90年代“闖波蘭”的新銳;他們中也有80後出生的新一代留學生。透過他們的視角,我們一起傾聽在波蘭生活、學習和工作的華人故事。

 

華大的留學生何畔這個暑假沒有回國。留在波蘭的原因是因為小何申請下了ERASMUS獎學金,正在等待赴瑞士的學習簽證。同時,已經來波蘭6年的小何希望能打打工,既積累工作經驗又能攢些生活費以減少父母的負擔。

 

何畔是2008年來波蘭留學的,可算是最早選擇到波蘭自費留學的一批中國學生。那年她剛剛高中畢業,年齡還不到20歲。説句實話,在她的家鄉,大多數人其實並不太了解波蘭,就連何畔自己也未曾想過會選擇到這個國家來讀書。“那時候的我只想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有多大,開闊一下視野使自己認識事物的能力和學習、生活更加充實。”何畔這樣説。

 

記者:為什麼會選擇到波蘭留學呢?最初到的日子裏什麼事情最為艱難?

 

何畔:我是家中的獨女,媽媽總是最不放心我,所以,當媽媽得知我想要出國讀書的時候,她第一個投了反對票。不過,全家最懂我心思的還是我爸爸,他知道我意已決,就偷偷的聯繫了我在波蘭的堂哥,拜託他來照顧我。我媽媽自然也是推説不過,萬般無奈之下也就答應了。於是,從那年起,我便開始了波蘭留學之路。

 

可能初到陌生國家的朋友們都會有這樣的一種感受:語言不通,經常迷路,乘錯車,乘車錯過站。這是常有的事。尤其是到了當地語言是非英語的國家,你會發覺這裡的人跟你幾乎不在同一個世界。我初到波蘭的時候,在波蘭的弗羅茨瓦夫學習,英語十分不普及。我到當地的銀行、學校、政府去辦事,所有的人都對我説波蘭語,我説英語他們聽不懂,他們説波蘭語,我也聽不明白。因此,在最初的時候,出門辦事情都特別麻煩。時常會有這樣一種情景發生,只要波蘭人對我説波蘭語,不管他們在説什麼我都會點頭説一句“Tak”(是)。對於我這樣的回答,波蘭人先是一臉疑惑,然後就變得十分無奈,更有幾次因為我這種胡亂回答還鬧出過一些小笑話。還有很有意思的是,那時候在路上還經常被波蘭人問路,我當時特別不理解,問路不是應當找當地人嗎?我怎麼看也不像波蘭人呀。

 

記者:你在波蘭這些年當中覺得波蘭哪些方面的變化最大?

 

何畔:其實,這些年波蘭在很多方面的變化還是蠻大的。最突出的變化還是在經濟發展這一塊。可以説波蘭自2004年加入歐盟以來,生活水準有了顯著的提高,細心的朋友可能會發現,波蘭的人均收入逐步提高了,基礎設施建設也有很大的改善。另外,波蘭進行經濟改革,並且逐步向市場經濟轉軌,西方也加大了向波蘭的投資和商品進出口的力度。另外,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也紛紛來到波蘭來投資。就波蘭每年專門為中國大、中、小民營企業準備的各種大大小小種類繁多的展會市場來看,波蘭的市場已經越來越多地為中國企業開放。

 

記者:你覺得這幾年波蘭人對於中國的看法有哪些變化?在波蘭有關中國的信息、報道有哪些變化?

 

何畔:説起波蘭人對中國的看法有什麼變化,其實不是很容易通過跟波蘭人簡單交談就能得到很好的答案的。因為,波蘭人普遍都很客氣,他們很少輕易去評論一個國家怎樣。尤其是當你面對面直接問到他們的時候,他們往往都會説很好,很想能夠有機會去看看。不過細心的人會發現,在我們周圍漸漸地出現一些有著“中國氣息”的波蘭人,他們的筷子比我們使得還要好,他們説的中文比我們還地道,不少的人還會很自豪的告訴你他們會一些“Chinese kung fu"(中國功夫),越來越多的波蘭人渴望更多地了解中國,他們熱愛中國的文化,期待可以去親身體驗一下中國之旅。

 

記者:你覺得在這裡和在中國生活有哪些不同?利弊各有哪些?

 

何畔:在波蘭生活與國內生活的不同表現在方方面面上。比如説在波蘭的公交車上,你很難看到有人在查票。不過也會偶爾遇到,被查到沒打票的罰款非常高,這也很考量每個人的道德品質,其實逃票被罰的那個人不僅僅是在懲罰他乘車不打票,更是在讓他為自己的道德買單;中國則很少有逃票情況的,因為都是投幣上車,因此逃票現象幾乎為零。關於波蘭與中國不同的地方會説上好久,在這裡我就不一一細數了。

 

記者:你覺得中波兩國的關係發展如何?以前的情況和現在的情況有什麼不同嗎?

 

何畔:波蘭與中國在上世紀50年代就打下了合作基礎。在中波建交65年來,中波雙方一直都十分重視雙邊政治友好往來,重視加強雙邊經濟貿易關係和技術合作。此外,在文化、科技與教育方面也有頻繁地交往,而今更是有望向更多的合作領域拓展。近年來,波蘭一直十分重視加強與中國的貿易往來,積極主動地邀請中國各地區代表到訪波蘭進行經貿洽談。兩國的貿易交往上升空間很大。我們其實不難看出,中波合作發展前景很好,兩國都是非常具有發展潛力,未來兩國合作可能會朝著更多領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