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經濟學家:兩岸智慧經濟合作空間多
編輯: 李思媛 | 時間: 2014-10-20 15:13:26 | 來源: 中國新聞網 |
“從物聯網角度看台灣在硬體産業上處於一個龍頭地位,大陸則在創新應用上有一定程度領先,兩岸在智慧經濟發展上有很多合作的空間。”20日,台灣前財政部門負責人、著名經濟學家劉憶如對中新社記者如是表示。
智慧經濟雖是個新名詞,在當下中國卻火得很。據統計,目前中國600多個大中小城市中,僅住建部就組織了193個試點城市(區)開展智慧城市試點,積極打造智慧經濟産業生態。
中共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所所長孫建行告訴記者,在他看來,所謂“智慧經濟”是建立自強大的技術發展基礎上,是知識經濟更廣泛的應用和産業化。
劉憶如則認為:“物聯網讓人、事、物彼此之間産生更大的聯繫,物事實上是包括了全部所有的東西。”劉憶如説,人類的衣食住行都包含在物聯網之中,這便是未來的時代。以住為例,台灣目前流行的住宅醫療,在住宅利用新技術引入遠距離醫療。
在劉憶如看來,台灣硬體産業多年來在國際上一直處於領先地位,這是台灣發展物聯網的優勢。“大陸在互聯網到物聯網應用上,蓬勃發展,有很多的創新。就像‘滴滴打車’軟體,大陸應用普及很高,美國矽谷發展的類似産品普及性不高,這個角度講,中國智慧經濟在一定程度上是領先的。”劉憶如表示,通過物聯網的作用來實現創新發展,兩岸互有所長,可以相互合作。
作為物聯網時代的創新主力軍,兩岸青年一代更是大有可為。“如果是類似思維的人在一起會有盲點。而物聯網就是將所有都連在一起,一定要有不同角度、不同思維的人通過交流挑戰、擦出火花,這個就是兩岸學子合作的很好機會。”
隨著兩岸關係的推進,大陸與台灣的合作領域也在不斷拓寬。“未來雙方合作方向一定是適應世界發展的潮流,比如物聯網。在大陸‘十八大’全面深化改革以後,金融的開發、城鎮化的商機,這些都是兩岸可以合作的方面。”劉憶如表示,早前台灣的農村改革也有許多“城鎮化”的經驗可以分享給大陸,這裡面合作的機會和空間都非常大。
新聞推薦
- 習近平復信中國丹麥商會負責人2025-05-15
- 外交部:中方決定不同意台灣地區參加今年世衛大會2025-05-15
- 國防部:賴清德歪曲二戰歷史 背叛民族令人不齒2025-05-15
- 2025海峽兩岸新媒體産業發展研討會在滬舉行2025-05-15
- 首個太空計算衛星星座成功入軌 中國星座點亮“AI”星雲2025-05-15
- 三支侵華日軍細菌戰部隊成員信息文件公開展示2025-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