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中國兌現承諾 中方醫生一線對抗埃博拉
| 編輯: 陳豪 | 時間: 2014-10-22 10:00:00 | 來源: 環球網 |
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10月21日文章,原題:中方醫生在埃博拉疫情一線收治病患
對於非洲的最大投資者中國來説,埃博拉的爆發是證明其對非洲的承諾的機會。而對從中國頂尖醫院——解放軍第302醫院抽調、上月抵達塞拉利昂首都的中國醫生來説,這也是檢驗他們對抗不熟悉的敵人的技能的機會。
中國幾乎沒有國際醫療部署方面的經驗,儘管國內發生的一些災難,比如2003年爆發的“非典”疫情和2008年造成近8萬人死亡的四川地震,已經促使中國建立了應急響應體系。
一支軍民聯合醫療隊已經將塞拉利昂首都弗裏敦的塞拉利昂-中國友好醫院改造成一個配有隔離病房的診斷中心。診斷為陽性的病患本應被轉移到附近的治療中心,但由於交通延誤、其他病院過於擁擠,友好醫院現在也收治一些病患。自10月1日以來,共有97名病患到友好醫院就診,其中41人確診,19人死亡。絕大多數病患都是成人,但也有僅5歲的兒童隨家人前來。醫院每日最多收治8名新病患。
友好醫院治療組組長牟勁松説,“我們還在收治新的病患,疫情還沒有得到控制。不得不説情況令人憂慮,塞拉利昂西部,特別是弗裏敦,還沒有看到任何病例減少的跡象。”
牟勁松表示,醫療隊遇到的最大困難是塞拉利昂缺少設備,特別是救護車和防護服,防護服在使用一次後必須焚化。正常情況下,一名醫生或者護士在隔離病房中每個3小時輪班都需要1件防護服,而消毒小組的工作人員每天最多需要更換5次防護服。“考慮到我們的工作量很大,對這些東西的需求很大。最需要的是基本的醫療設備。”
相關新聞
新聞推薦
- 受權發佈丨中國共産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公報2025-10-24
- “找回真正的歷史”,島內呼籲堂堂正正紀念光復80週年2025-10-24
- 兩岸出版界攜手合作,共促文化交流與民族復興2025-10-24
- 港珠澳大橋開通7週年 客流量超9300萬人次2025-10-23
- 韌性、活力、信心——海外人士解讀中國經濟“三季報”2025-10-23
- 共同銘記歷史 共襄民族復興——寫在台灣光復80週年之際2025-1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