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載跨海打拼 兩岸攜手追夢

“人生何處不相逢,我們在這裡追夢;也許如過客匆匆,仍有理想在心中;朋友逗陣行(閩南方言:一起行),我有你做伴!”

 

21日晚,在近千名臺商合唱的會歌聲中,上海市台灣同胞投資企業協會迎來成立20週年慶典。

 

1994年,海峽兩岸恢復民間交流交往不過數年時間,上海市臺協在上海烏魯木齊路的一間辦公樓內成立,起初會員企業只有143家。

 

“當時我們成立臺商協會,就是想互幫互助,讓更多大陸人了解臺商是什麼,我們舉辦臺商企業的展會,把大陸人從來沒聽説過的一些台灣品牌介紹到上海。今昔對比,臺商見證了上海、也見證了大陸翻天覆地的變化。”上海市臺協創會會長、臺商楊大正很感慨。

 

20年來,臺商在上海見證了兩岸“三通”的實現,上海與台灣之間從航班的“零直飛”,到實現節慶包機,再到“三通”常態化。如今,每週在上海與台灣之間往來的航班多達270個架次。

 

一些早期來到上海的臺商還依稀記得1998年汪道涵、辜振甫二老在上海和平飯店會面的感動一幕。

 

現任上海市臺協會長,同時擔任全國臺企聯常務副會長、發言人的葉惠德也是臺商20年上海打拼的親歷者。他説:“20年,對臺商而言,有很多事是‘從無到有’,比如當初的‘曲線航班’,到2003年‘春節包機’,再到2008年全面‘直航’,比如上海的臺商子女學校也是從無到有,臺商在大陸投資的這些年營商環境也得到大幅度改善,臺商一路走來與大陸企業攜手合作,借力大陸經濟的崛起,實現了共同成長。”

 

20年後,上海及周邊地區常住臺胞已有約50萬人,而上海市臺協的會員數也增加到1300家,覆蓋關聯台資企業2000余家。

 

21日晚,中共上海市委常委沙海林、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常務副會長鄭立中、台灣海峽交流基金會董事長林中森等到場向在滬臺商送出祝福,祝願上海市臺協“20歲”生日快樂。海協會、海基會、全國臺企聯等還向上海市臺協發來賀文、賀聯等。

 

上海市臺辦主任李文輝説,臺協業已成為臺商與政府之間的良好溝通平臺和橋梁。據他介紹,海峽兩岸恢復民間交往以來,上海吸納台資節節攀升,截至目前在滬設立的台資企業累計已超過1萬家,合同台資近320億美元,落戶上海的台資企業總部累計50余家。他認為,這都與臺協的努力密不可分。

 

據了解,目前上海市臺協已成為大陸“4A級”社會組織、優秀民間社團組織,臺協會員企業規模也不斷壯大,對上海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度也不斷提升。2014年,上海市臺協先後動員會員企業向高雄氣爆、雲南魯甸地震等捐助善款,支持災後重建,臺協還堅持連續7年向上海浦東新區萬祥鎮萬隆村捐助人民幣30萬元,用於當地扶貧幫困。

 

楊大正説,20年過去,今天臺協的功能已經升級,它有望幫助更多臺商拓展在大陸的發展空間,成為臺企在大陸轉型升級、加速壯大的助推器。

 

“20年過去,我們臺商的第三代也都陸續在大陸出生了!我們在融入這邊社會的過程中,臺商協會‘以會員是根、以服務為本’的理念不會變,在新的起點上,臺協一定能進一步傳承和創新,相信臺商在上海、在大陸的未來也一定會更加美好。”葉惠德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