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兩岸醫療急救通道給力 金門患者廈門獲救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14-10-23 10:46:21 | 來源: 福建日報 |
臺胞金門突發心肌梗塞,廈金兩地急救力量迅速集結,跨海接力開啟“生命通道”,一場與時間的賽跑就此展開……20日,獲救的王世源老先生從廈門市心臟中心出院,成為廈門胸痛急救網絡平臺開通以來首例救治的台灣心梗患者。
王老伯在金門土生土長。12日,他特地從印尼飛回金門參加“金門日”慶祝活動。不料,突感胸痛,醫生初步判斷為突發性心肌梗塞,情況危急。金門醫療條件有限,要麼轉診台北,要麼求救廈門。正當親友糾結之時,王老伯自己拍板:“到廈門去,廈門更近,醫療水準也不錯!”
12日16時40分,廈門市衛計委接到金門縣紅十字會求救電話,立即指示市醫療急救中心和廈門市心臟中心做好準備。與此同時,廈門市區域協同胸痛急救網絡啟動,救護車緊急駛往五通碼頭。
18時35分,王世源隨最後一班金門客輪到達廈門。救護車上,患者的心電圖、血壓等生命體徵數據,通過網絡傳送至廈門市心臟中心,專家實時遠程指導搶救。
“患者心臟的3條主要血管中,左前降支早已閉塞,這一次右冠狀動脈又堵塞了,需立即手術。”19時06分,患者抵達醫院,心臟中心主任王焱隨即帶領心內科團隊,為王世源植入心臟輔助裝置。10多分鐘後,患者堵塞的血管順利開通。
從接上患者,到開通血管,僅耗時48分鐘。此次跨海搶救行動,不僅低於國際規定的90分鐘標準,也遠低於大陸三甲醫院130分鐘的平均耗時。
據悉,金門與廈門一水之隔,醫療資源較為匱乏,每年心肌梗死病例約有近百例,而轉診延誤救治是主要原因。今年1月,廈門市首創的“區域協同胸痛急救服務體系”啟動後,市心臟中心多次與台灣“衛生福利部”溝通,希望與金門開展民間醫療合作,進行胸痛醫療資訊交換。今年8月,廈門市衛計委與金門縣簽訂了區域緊急醫療救治合作協議,決定在緊急救援、危重症轉診等方面展開闔作,為此次跨海救援奠定了基礎。
廈門衛計委有關負責人表示,在不久的將來,金門醫院胸痛急症患者的心電圖等信息,可在廈門市心臟中心實時查看,構建起兩岸胸痛急救人道主義合作的常態化機制,讓金門鄉親看診轉診時多一種選擇。
“感謝廈門市啟動胸痛急救網絡,挽救了老先生的性命!”事件發生後,金門紅十字組織特地代表金門縣長致電感謝,並期盼兩岸區域緊急醫療救助合作機制長期運作下去。(記者吳在平通訊員劉雲芳)
新聞推薦
- 兩岸“春帆共濟”,青年“同心築夢”!湖裏區成立首個臺青就業創業基地服務聯盟2025-02-21
- 外國智庫專家:美國新一輪關稅戰衝擊全球經濟2025-02-21
- 市場監管總局在助力兩岸融合發展方面有哪些舉措?一文了解→2025-02-21
- 《七子之歌》新一代傳唱人龍紫嵐:我要用歌聲講好澳門故事2025-02-21
- 潘賢掌出席全國臺企聯新春聯誼活動暨福州臺協換屆系列活動2025-02-21
- 臺商紮根福州、投資福州的決心信心始終未變2025-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