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大學教授:台灣妖魔化大陸就只會自陷困境

台灣《中國時報》31日刊發台灣中國文化大學龐建國教授的評論文章《妖魔化大陸只會自陷困境》指出,在全球化過程中,台灣無法無視大陸;但也不必妖魔化大陸,否則,台灣就只好在邊緣化的宿命中自怨自艾、伊于胡底了。

 

全文摘編如下:

 

兩岸關係近日來出現了一些緊張情勢,台灣執政當局顯然有所感受,因而做出了釋放善意的動作。日前馬英九在出席“華人企業領袖高峰會”時表示,在全球化的過程中,台灣無法對大陸視而不見,在既有的基礎上尋求和平發展與共創雙贏,“不必把大陸妖魔化或是天使化”,才是最務實的作法。

 

的確,處理兩岸關係,我們不必“天使化”大陸,也不應“妖魔化”大陸,我們只需要以常態的眼光看待大陸,就可以化解兩岸之間的許多猜疑對立。問題是,在馬英九釋放善意的同時,我們卻看到台灣內部端出了將大陸“妖魔化”的措施。

 

先是臺當局“內政部”修正“台灣地區公務員及特定身份人員進入大陸地區許可辦法”,規定現職高階公務員不得前往大陸地區進修;接著,“立法院經濟委員會”無異議通過“大陸人民來臺投資許可辦法”修訂案,刪除了鬆綁大陸資本赴臺投資自由經濟示範區示範事業的規定,又從嚴審核陸資企業在台灣的營運。這些動作看在大陸同胞眼裏,不是“妖魔化”,又是什麼?

 

從所謂“太陽花學運”以來,台灣社會始終瀰漫著一股“恐中”的氛圍,執政當局無力撥亂反正,態度經常反復;藍營的民意代表則隨波逐流,乃至於乘勢唱和,好像不如此,無以顯示自己跟得上潮流,體會得了民間疾苦。結果,就是兩岸關係低蕩迂迴,出現了不進則退的詭譎情勢。

 

回顧馬英九就職以來的兩岸關係,雙方雖然已經簽署了21項協議,但台灣方面對於兩岸關係的設防,仍然遠高於和一般地區或經濟體打交道的處置。每當有促進兩岸關係的構思出現時,在政策討論的過程中,所謂“國家安全”或“社會效應”的考慮,經常會被放大並扭曲地解釋與評估,使得決策作為顯得謹小慎微。許多海峽兩岸互利雙贏的契機,就在瞻前顧後的猶豫中,不斷流失,不再回頭。

 

“太陽花學運”以來,一種流行甚廣的論調是,加強兩岸經貿往來的結果,“和平紅利”都落入了財團囊中,使得台灣的貧富差距擴大,加劇了台灣社會的不平。所以,為了追求公平正義,要停止和海峽對岸有進一步的往來。

 

稍微有點國際經濟知識的人都曉得,這種説法把全球化的M型社會作用和兩岸經貿效應攪和在一起,“錯把馮京當馬涼”,未能看到真正問題所在。但是,這樣的論調卻顯然影響到許多台灣民眾的看法和政治人物的態度,使得《兩岸服貿協議》實施在“立法院”中卡關受阻,兩岸貨貿協議談判進度延宕拖緩,ECFA的落實推展步履蹣跚。

 

事實上,要解決和平紅利的分配不均,絕對不是用“妖魔化”的眼光看待大陸,限縮兩岸經貿往來;而是要用和對待其它經濟體一樣的“正常化”態度,來處理兩岸經貿關係,打開不必要的門禁,共創雙贏。然後,透過互利共榮促進經濟成長,讓就業機會增加,年輕人的工作待遇能夠改善;讓當局有稅收能夠擴大社會福利,更多的人可以分享到經濟增長的果實。不此之圖,仇視大陸,台灣只好在邊緣化的宿命中自艾自怨、伊于胡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