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電子商務如何發展?從阿裡巴巴説起

香港中評社10月3日刊載評論員王昆義的專論文章,以阿裡巴巴成功案例為例,分析當下台灣電子商務的發展與未來走向。文章指出,在兩岸服貿協議中,承諾台灣電子商務業者可在福建設立網站,並能持有55﹪的股份、掌握主導權,為大陸對外開放最大幅度者。未來如果台灣業者可以在福建經營得好,也可以再談判往內地發展,而不至於大陸業者吃得到台灣電子商務的大餅,台灣業者卻只能吃到大陸的小餅。

 

專論摘編如下:

 

中國電子商務巨擘阿裡巴巴9月19日,以每股68美元在紐約證交所掛牌,因規模太大,在美股開盤後,延遲2個半小時才以92.7美元跳空開高,盤中最高大漲47%至99.7美元,直逼100美元大關,終場收在93.89美元,上漲38%,市值來達2314億美元。

 

對於阿裡巴巴的成功上市,台灣經濟部商業司長遊瑞德曾説,台灣的電子商務還有90﹪未開發,所以有待業者的努力。但是依照台灣《旺報》的報道,大陸的電子商務已經大舉的向台灣進軍,光是大陸的“淘寶網”在台灣就有80萬個以上的會員,顯然台灣的電子商務業者還有待繼續衝鋒。

 

台灣的電子商務作得比較好的是以有入口網站的網絡媒體,他們搶佔了大部分的商機,例如像台灣雅虎網站就一直佔有第一名的位置,其他像網家、蕃薯藤等這類的台灣本土入口網站,大致都排行在前幾名。反而像新聞網站,普遍都還處於虧錢的狀態,類似“今日新聞網”這類的原生新聞網站,雖然已經開辦有10年以上的歷史,但是不斷的燒錢還是燒到老闆受不了,只好不斷的裁員,影響了新聞的品質。

 

像今日新聞網、東森新聞雲這兩家台灣的原生新聞網站,他們在臺的業務人員,無法打進大陸去鋪設他們的商機,使得即使他們的讀者最少有20﹪是大陸的讀者,但是大陸讀者也沒有意願到這些台灣的網站進行網購,當然大陸的商機就變成台灣吃不到的蠻荒之地。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台灣經濟部商業司長遊瑞德曾説,在兩岸服貿協議中,陸方同意開放的80項産業清單中,包括承諾台灣電子商務業者可在福建設立網站,並能持有55﹪的股份、掌握主導權,為大陸對外開放最大幅度者。而且台灣電子商務的發展,每年都有17﹪的成長率,去年更達6600多億的産值,在所有台灣的産業中可説是最大亮點。

 

這也是兩岸服貿協議中,台灣爭取最大的一塊餅,雖然兩岸服貿協議還卡在台灣“立法院”無法過關,未來如果台灣業者可以在福建經營得好,也可以再談判往內地發展,而不至於大陸業者吃得到台灣電子商務的大餅,台灣業者卻只能吃到大陸的小餅。

 

除了上述的優惠之外,台灣的觀光産業,也可以透過電子網絡平臺提供訊息,更希望在短期內進行協商,透過網絡商業貿易把台灣商品送到大陸,配合快速通關、檢驗,讓大陸人民在網站上購買台灣商品時,能在半天、一天內收到商品,讓兩岸間的電子商務有更大的發展。

 

這也是台灣電子商務可以期待的發展,兩岸服貿協議中,台灣的電子商務業者既然可以大舉向大陸進軍,這是兩岸服貿協議對台灣業者最大的優惠。

 

當然,過去台灣電子商務業者最大的困境是,第一、要在大陸瀏覽台灣網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第二、台灣若要在大陸架設網站,必須在大陸人的網站之下,而大陸網站多如牛毛,要如何讓台灣的網站被網友看得見,讓大陸人民透過網站看到花蓮的好山好水,以及各項觀光産業活動,就必須透過大家共同的努力。

 

相較于個別行業的擔心,這對電子商務發展來説,反而是一個機會,電子商務同時是一種銷售管道,台灣大多是中小企業,若把商品放上“淘寶網”、“天貓”等大陸平臺,不僅成本高,要在數百萬個賣家中吸引目標群眾也很困難,若能有自己的平臺服務自己的消費者,就能發揮更大的利益。

 

同時,台灣在發展電子商務之時,也必然要發展更快速與安全的通路管道,就以大陸的“淘寶網”來説,他們有兩架貨機隨時在大陸上空飛行,以最快速的時間,把貨品送到客戶的手裏,這才能夠贏得客戶購買的信心。

 

從這裡可以看出,台灣電子商務趕不上大陸的網站,主要還是出在通路管道無法趕上大陸電子商務的發展,特別是在大陸的客戶方面,所以未來在服貿協議通過以後,台灣業者可以到福建架設網站,就可以利用大陸的通路,這對台灣電子商務的發展,必然是一個很大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