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高官:陸韓FTA讓企業重新思考留在台灣可能性
編輯: 劉燕楓 | 時間: 2014-11-14 16:17:00 | 來源: 台灣《聯合報》 |
中國大陸與韓國自貿實質性談判已經結束,據台灣《聯合報》報道,台灣“發展委員會主委”管中閔表示,陸韓FTA不是單純影響産業,還潛在影響心理與對未來的預期;對未來預期不好的時候,企業採取的行動會影響未來五年、十年的經濟走向,那才是台灣最要擔心的事情。
針對陸韓FTA,管中閔指出,他覺得最大困難是台灣沒有共識,從媒體報道來看,台灣仍是非常分裂的看法,“如內部都喬(商量)不定,別人怎麼會關心我們有或沒有一些其他自貿協議?”
管中閔表示,如果去年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簽完,年底就要簽貨物貿易協議,我們足足比韓國人快一年以上,不是當局做不做的問題,而是社會對這件事有分裂的看法,這也是為什麼從服貿到貨貿整個被拖住的原因。今天我們落後別人,當局要先讓民眾接受,有民眾支持才能走下去。
至於陸韓FTA對台灣“最大傷害”為何?管中閔説,數字是可以計算的,問題是要去計算大家對台灣的預期是什麼。
新聞推薦
- 臺媒:臺陸委會擬“修法”限制台灣民眾申領大陸居住證2025-02-19
- 開創民營經濟發展新局面 這場重磅會議還釋放了哪些信號?2025-02-19
- 《關於修訂<CEPA服務貿易協議>的協議二》將於3月1日起正式實施2025-02-19
- 全球第一!《哪吒2》登頂全球動畫電影票房榜2025-02-19
- 中國大片熱映海外!“跟著電影遊中國”啟動2025-02-19
- 犯錯、改錯、再犯錯、再改錯……這就是美國“對臺折騰律”!2025-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