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國際化為期貨業帶來新機遇

證券時報記者 曾炎鑫

 

首屆中國期貨業領袖年會暨首屆衍生品高峰論壇上週五在上海舉行。

 

上海陸家嘴金融貿易區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張湧在會上表示,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將為期貨業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特別是國內外兩個資金池的打通,將吸引海外資金池回歸,衍生品領域將迎來更大需求。

 

張湧在致辭中表示,隨著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推進,陸家嘴已經成為全球最重要的國際金融中心,越來越多國內外的金融機構進一步加速向陸家嘴佈局。從單位面積來看,陸家嘴已經是國內金融機構聚集度最高的地方,目前陸家嘴共積聚了719家銀行證券、基金、期貨、保險等持牌金融機構,分別佔全上海的60%和浦東的90%,主要集中在小陸家嘴的1.7平方公里範圍之內。

 

張湧現場對期貨經營機構伸出橄欖枝,邀請各家期貨公司的子公司在陸家嘴落戶,開展業務創新,借助浦東和自貿區的開放優勢,陸家嘴也將盡可能提供配套服務。

 

張湧還強調人民幣國際化對期貨行業帶來的機遇。張湧稱,2013年中國進出口總值突破4萬億美元,其中已經有13%是通過人民幣進行交易。伴隨著人民幣大量輸出,市場需要創造一些通道,以滿足海外人民幣除貿易功能以外的投資功能、風險管理功能和增值保值功能,海外會逐步形成若干個人民幣離岸中心。

 

張湧稱,上海金融辦出臺的上海金融中心5年規劃也曾明確提出來,上海要成為人民幣資産的創新、交易、定價和清算中心,期貨行業在人民幣資産的創新、定價、清算、交易等方面會起到非常重要作用。

 

此外,自貿區的建設給跨國公司的資金池建設提供了便利,隨著國內關聯企業的資金池和跨國公司資金池的打通,有利於包括新加坡在內的多個海外資金池回歸,從而有利於吸引跨國公司將真正的地區總部——資金總部吸引到上海自貿區來。張湧稱,這一趨勢將對衍生品行業提供更大需求。

 

張湧認為,自貿區的金融市場發展將有利於提升中國的全球資源配置能力,而隨著一些新品種的推出,包括原油期貨、黃金現貨和黃金期貨在內的金融交易活動也將有望從紐約和倫敦等海外市場轉移部分到自貿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