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搶救出土15萬餘件重要文物
編輯: 劉燕楓 | 時間: 2014-11-08 16:05:21 | 來源: 新華網 |
記者近日從湖北省文物部門獲悉,歷經10年的南水北調中線文物保護搶救工作目前基本結束。湖北丹江口庫區共出土15萬餘件重要文物,這些文物及文化遺存對於研究中華文化多元一體格局的形成以及中華文明的進程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涉及湖北庫區共有文物點159處。2004年以來,文物工作者對南水北調工程丹江口水庫淹沒區考古發掘項目進行搶救性保護,累計對134處地下文物點進行考古發掘,出土各時期珍貴文物15萬餘件,取得一系列重要考古發現。
十堰市文物局局長郭崇喜表示,丹江口水庫淹沒區的古文化遺址、古墓葬、古建築不僅數量多,而且價值高。出土的文物年代甚至可追溯至舊石器時代,專家在鄖縣尖灘坪、丹江口雙樹等舊石器點發現的手斧,為探討和研究舊石器工業文化的性質與內涵提供了必要的補充資料,對中西方舊石器時代手斧的對比研究具有重要科研價值。
明代大修武當,成就了世界文化遺産武當山古建築群為代表的武當文化。考古專家分別對遇真宮西宮、東宮遺址進行的全面發掘,發掘所揭示的遇真宮西宮建築規模龐大,遺跡豐富,較好地保存了明清時期的建築佈局和結構。(新華網武漢 記者熊金超、李偉)
新聞推薦
- 蔡奇出席全球文明對話部長級會議開幕式併發表主旨講話2025-07-11
- 王毅會見美國國務卿魯比奧2025-07-11
- 文明互鑒·藝術交融!慶祝中意建交55週年藝術特展綻放中意文明對話之光2025-07-11
- 海峽兩岸音樂交流季在廈門啟幕2025-07-12
- 中國腦圖譜研究系列成果集中發佈 珍貴數據供國內外學者研究2025-07-11
- 第十九屆湖北·武漢台灣周活動成果豐碩2025-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