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歡:銀行理財為實體經濟供血 為投資者創造價值

光大銀行行長趙歡

 

由中國經濟網、央視網聯合製作的12集系列網絡視頻節目《金融者説》已經陸續在互聯網上播出。今天播出的這期節目主題是:光大銀行行長趙歡説“理財十年”。

 

2004年,被稱為“銀行理財元年”,當年,中國第一隻人民幣銀行理財産品在光大銀行誕生。銀監會數據顯示,近年來,我國銀行理財業務發展快速。2013年銀行理財産品的加權平均收益率為4.13%,給國內居民創造的財産性收入超過4500億元。日前,趙歡行長就銀行理財産品如何為百姓財富保值增值、對服務實體經濟發揮的作用等相關話題接受了中國經濟網記者的採訪。

 

理財業務收入成為新的利潤增長點

 

趙歡表示,理財業務的收入已經成為銀行新的利潤增長點之一。“對於整個金融體系而言,銀行理財業務本質上是銀行代理普通投資者,向融資方提供直接的債務融資。所以,它分散了整個銀行業體系的風險承擔總體的風險,有利於銀行業的穩定發展。”趙歡説。

 

銀行理財業務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

 

據悉,光大銀行的理財業務餘額超過了7000億元,通過多種融資工具和不同的金融解決方案,為企業提供債務融資,股權融資和綜合融資,更好地服務了實體經濟。趙歡認為,服務實體經濟,是銀行業發展的根本,銀行理財産品也不例外。“銀行業理財業務,一方面為投資者帶來回報,另外一方面也豐富了全社會的融資結構。經過十年的發展,我國銀行業理財産品的餘額達到了14萬億元,極大地增強了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為實體經濟供血的能力。”趙歡表示。

 

四措施強化理財業務風險管理

 

趙歡認為,商業銀行在理財業務風險管理上一定要採取一些新的措施。一是根據監管的要求,建立理財業務事業部,強化理財業務的風險管理機制,在內部建立防火牆制度。二是不斷加強投資研究能力建設。三是加強理財産品的銷售管理,落實監管要求,更好的保護消費者權益。四是進一步的嚴格控制第三方理財産品的準入。這樣,銀行理財業務對實體經濟的支持,推動銀行的轉型,為投資者創造價值的作用會進一步的發揮出來。

 

對銀行業未來的發展充滿信心

 

趙歡認為,面對挑戰,銀行業必須深化改革,強化管理,加快轉型。“我國深化改革,推動産業結構升級,推進新型城鎮化的建設,為我國銀行業未來的發展,提供了新的動力和廣闊的市場空間。居民財富的增長,以及客戶金融需求不斷提升,也為我國銀行業加快轉型,推動綜合化經營帶了新的機遇。我們對中國銀行業未來的發展還是充滿了信心。”趙歡説。

 

據悉,《金融者説》系列網絡視頻已陸續在中國經濟網、央視網首頁首播,參與網絡視頻拍攝的有中國銀監會及國家開發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銀行、中國人民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國華融資産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光大銀行、民生銀行、北京銀行、中信信託、華夏基金等11家金融機構。節目每週播出兩集,每集15分鐘左右。(中國經濟網記者 華青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