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港通使香港橋梁作用增強 未來利好內地企業“走出去”

滬港通啟動至今即將滿月,與內地A股市場連日來的狂熱相比,滬港通交易卻並沒有出現非常火爆的局面。

 

對此,香港和內地業內人士認為,滬港通是中國內地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穩步推進資本市場雙向開放的重要嘗試,對於兩地市場均具有戰略意義。長期來看,滬港通將使香港的橋梁作用大大增強,未來也利好內地企業“走出去”。

 

以本月10日的滬港通交易數據為例,截至當日16時,兩地交易所數據顯示,滬股通餘額為110.59億元,餘額佔額度百分比為85%,當日消耗的額度為19.41億元,佔比15%。而港股通額度的餘額為101.09億元,使用額度為3.91億元,佔比3.72%,相比本週前兩日的成交額略有收窄。

 

11月17日滬港通正式開通以來,交易整體平穩有序。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徐春萌在9日舉行的首屆大公超級聯繫人財經年會上表示,從交易量的角度看,滬港通沒有出現非常火爆的局面,“但從我們的角度來看,對搭建滬港通這樣一座橋梁,它的長期未來還是讓人充滿信心。”

 

分析人士認為,滬港通有利於鞏固和提升滬港兩地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一方面,滬港通南水北調將進一步引進海外投資者,有利於改善上海市場的投資者結構,進一步推進上海國際經濟中心的建設。另一方面,滬港通還將有利於香港發展成為內地投資者重要的境外投資市場,鞏固和提升香港國際地位。

 

中資證券業香港協會會長閻峰説,滬港通推動了人民幣國際化,幫助香港發展成為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滬港通方便內地投資者直接使用人民幣投資香港股票市場,滬港通增加境外人民幣的投資渠道,提升離岸人民幣的財富管理、屬性和增值能力,便於人民幣在兩地有序流動,並進一步借此提升人民幣在境外認知度。

 

滬港通使香港橋梁作用增強的同時,未來將更加利好內地企業“走出去”。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侯雲春表示,香港在內地發展的各個階段,都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進一步改革開放,進一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當中,香港依然有發揮作用的巨大空間。”

 

閻峰認為,內地企業應該抓住滬港通的機會,積極推動企業在兩地上市融資發債。香港券商一方面可以為內地企業國際化提供信息支持、資金支持、交易支持和人才支持;另一方面,也可為內地機構和個人投資者,投資港股、美股及海外市場提供高效、低成本的交易通道,充裕的交易資金的支持,和高品質的研究支持。

 

事實上,一些內地企業已經借助香港股票市場獲得了較快發展。保利協鑫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受益者。

 

據了解,保利協鑫在太陽能業務板塊借力國際資本,發展為全球知名企業。今年上半年,保利協鑫又在香港收購了另外一個上市公司。從收購到現在,5個月的時間,公司市值從60億港元增加到200億港元。保利協鑫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副總裁呂錦標説,香港市場對企業産業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對於滬港通的走勢,徐春萌認為,短期之內,滬港通的發展有待投資者進一步的熟悉,尤其是大部分的內地投資者,還不是十分熟悉的香港市場的規則和香港的上市公司,內地投資者熟悉香港市場和滬港通的規則都需要時間。長遠來看,港股通的潛力不限量。滬港通吸引的並不是存量資金,更重要的是增量資金。(新華網北京12月11日電記者 張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