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台灣果樹紮根廣東汕頭結碩果

台灣青棗、水晶番石榴、黑金剛蓮霧,這些原本是台灣特産的水果,如今已紮根在了廣東汕頭,成為人們菜市場上可以隨意買到的家常時鮮。而引進、種植這些台灣果樹的果農們更是嘗到了汕臺農業合作的甜頭。

 

“作為廣東省水果專業鎮,我們鎮早在10多年前就從台灣引進水晶番石榴,農民也嘗到了種植台灣果樹新品種的甜頭。”汕頭市澄海區隆都鎮農業辦公室主任許秋榮23日告訴記者,該鎮台灣優稀水果産業園區通過與臺商合作,帶動當地3000多農戶種植16000多畝台灣優質水果,成為農民持續增加收入的重要渠道。

 

在汕頭市澄海區隆都鎮前美村的“和平農業發展基地”,記者看到農園內種植有台灣青棗、台灣釋迦林檎、黑金剛蓮霧、水晶番石榴等。汕頭地處北回歸線上,地理、氣候相近,適合台灣特有品種的果樹生長,園內處處呈現勃勃生機,連空氣中也飄著清新的味道。

 

“和平農業發展基地”負責人陳俊希稱,他們農業發展基地創辦至今已有10多年,從開始試驗種植到目前,已經引進的台灣優質水果品種多達30多個,這兩年主要種植台灣水晶番石榴、台灣青檸檬等新品種,年銷售額大概四五十萬元人民幣,産品不僅備受汕頭市民青睞,還銷往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香港等。

 

汕頭與台灣在地理、氣候、人文以及農業的産業特色上十分相似,尤其是被譽為“繡花式農業”的汕頭農業,恰好適應以“精緻農業”著稱的台灣農業耕作方式,更為容易實現産業間的對接。

 

據悉,台灣農産品不但在汕頭市各地紮根,而且正在逐步發揮效益。據資料顯示,近年來,汕頭市持續引進、改良、推廣一大批台灣優勢水果、蔬菜品種,種植面積將達42000畝。(中新社汕頭12月23日電 李怡青 吳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