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市議長選舉獲勝對朱立倫帶來什麼?
編輯: 李思媛 | 時間: 2014-12-29 10:36:13 | 來源: 東南網 |
日前台灣各縣市議會選舉,國民黨可謂大勝,總共22席議長,國民黨拿下17席。以“六都”來看,民進黨只拿下高雄市議長,其他5席議長都歸國民黨。對即將接任國民黨主席的朱立倫來説,這似乎是個非常好的“聖誕禮物”。
但這一勝利又非朱立倫的影響力使然。這樣的結果當然是歸因于地方政治的資源交換及人脈關係,畢竟縣市議會的議長皆由議員互選,這些議員間有非常複雜的互動關係,利益與人脈才是投票的關鍵,政黨、黨紀與道義並非投票支持的關鍵因素,這也就是蔡英文即便威嚇黨紀處分,民進黨仍有許多議員不買單或要跑票不支持自己黨籍候選人的原因。
即便這次縣市議長選舉勝利並非是朱立倫的影響力或旋風,然朱立倫確實於此役中獲利。第一,他所主政的新北市議會結構綠大於藍,若正副議長皆為民進黨籍,議會對朱的制衡力道會非常強,朱要騰出手來處理黨務改革皆會非常困難。然現今國民黨取得新北市議長,朱自由度增加,新北市及國民黨務兼顧可能增加。第二,由於國民黨在“六都”及縣市長選舉中慘敗,對於要接任主席的朱立倫來説,他最怕的就是兵敗如山倒的“骨牌效應”,而議長選舉的勝利等於是為國民黨擋住了可怕的“骨牌效應”,讓朱立倫接黨主席後的國民黨有了喘息的機會。而以議會的牽制力道來看,民進黨縣市長在國民黨佔優勢的議會中,想要做出明顯政績則仍有困難。第三,媒體亦將此次議長選舉視為蔡英文與朱立倫的對決,結果明顯對朱立倫有利,蔡英文灰頭土臉,朱順勢扳回一城。
而議長選舉國民黨勝出,對朱來説,亦可能有一定風險。畢竟馬英九力量退出黨中央,國民黨傳統大家族因“六都”敗戰而影響力式微之際,黨內情勢發展將更詭譎且複雜。國民黨的地方議長是否可能變成黨內一股新的力量,猶未可知。倘這股力量形成,會否對新主席形成一定的壓力,使朱也不敢做出明顯的黨內改革,厘清與地方派系的關係?這些問題確是朱上任後要面對的嚴肅課題。
新聞推薦
- 兩岸“春帆共濟”,青年“同心築夢”!湖裏區成立首個臺青就業創業基地服務聯盟2025-02-21
- 外國智庫專家:美國新一輪關稅戰衝擊全球經濟2025-02-21
- 市場監管總局在助力兩岸融合發展方面有哪些舉措?一文了解→2025-02-21
- 《七子之歌》新一代傳唱人龍紫嵐:我要用歌聲講好澳門故事2025-02-21
- 潘賢掌出席全國臺企聯新春聯誼活動暨福州臺協換屆系列活動2025-02-21
- 臺商紮根福州、投資福州的決心信心始終未變2025-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