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特區政府文化局局長:澳門正在變成露天的博物館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14-12-09 16:32:30 | 來源: 新華網 |
“陽光透過聖若瑟教堂的天窗照射下來,在這座圓形穹頂的建築中,在不同的時刻,光影的移動非常美。”澳門特區政府文化局局長吳衛鳴向新華社記者談起他對澳門歷史建築的感受時,這樣説。
今年56歲的吳衛鳴出生於澳門,于2010年出任文化局局長。對於在澳門文化系統工作了32年的吳衛鳴來説,平生最大的幸運,就是見證了澳門這座曾經的沒落邊城,蛻變為世界文化遺産之都的歷史變遷。
1983年,25歲的吳衛鳴憑藉繪畫技藝進入澳葡政府,成為歷史建築的繪圖員。“那時候,歐洲已經有了文化遺産保護的理念,但那些理念對當時的澳門來説,是脫離實際的。”吳衛鳴説,“那時候和同事沿街去宣傳文物保護,老百姓特別不理解,説那麼破爛的房子,留下來有什麼用?”
吳衛鳴説,儘管澳門的文物保護之路開始並不順暢,但是他始終有一個信念,那就是澳門是中國人的地方,總有一天,中國人會對自己的文化遺産重新認識、好好珍惜。
1999年,飽經滄桑的澳門回到祖國的懷抱。回歸後,“澳人治澳”帶來的政治自信以及澳門經濟的高速增長,點燃了澳門人的文化自覺。2005年,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澳門歷史城區”列入世界文化遺産名錄,素有“東方蒙地卡羅”之稱的澳門,展現出“文化澳門”的迷人身段。
吳衛鳴告訴記者,回歸後,特別是申遺成功後,澳門的文化工作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如今的澳門文化局已從回歸前只有“兩個廳、兩項工作”的小機構,發展成為由8個廳、17個處組成的文化主管機關。現在,這支成熟的文化主管團隊所做的工作,正是讓更多的人了解“澳門”這兩個字的文化含義。
“澳門歷史城區的面積有1.32平方公里,這意味著在澳門半島不到10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積上,超過13%的面積成為了保護區。而如今的澳門已成為近60萬人口的擁擠城市。”吳衛鳴説。
面對“保護與發展”的矛盾,澳門決定走一條屬於自己的路。
“澳門這麼小,卻有這麼多的文化遺産、這麼多的文博機構,那我們就把澳門變成一個露天的博物館吧!”2010年,吳衛鳴從民政總署文康部部長卸任,就任澳門文化局局長。隨後不久,“露天博物館”的概唸經文化局提出,受到澳門市民的歡迎。
“現在澳門的很多碎石小路,是在16世紀的時候慢慢形成的,這些小街就像是澳門城市發展的葉脈,帶領遊客去觀賞風格不同的文化珍品。”吳衛鳴説。
在“文化葉脈”的理念下,澳門文化局與旅遊局共同推出了“歷史足跡之旅”“綠色文創之旅”“中葡交匯之旅”及“藝文探索之旅”4條步行旅遊線路,所代表遺跡分別包括議事廳前地、望德聖母堂、聖若瑟修院及聖堂、媽閣廟等。
在過去的一年中,舞獅、舞蹈、粵劇、武術、土風舞表演等文娛活動,在步行線路上輪番上演,捧出了具有澳門特色的“文化大餐”。
吳衛鳴告訴記者,“露天博物館”現在仍是一個“進行時”概念。文化局還將與更多民間社團、私人會館進行合作,讓更多“有故事”的歷史遺跡早日揭開神秘面紗。
“澳門有一個上架木藝業聯合公會,他們的會址有150多年的歷史了,是澳門唯一一個供奉魯班的地方。我們正在和協會討論合作,把這個地方辦成一個木藝工具的展覽館,向公眾開放。”吳衛鳴説。而類似的構想,還有很多。
“在澳門30多平方公里的地方,有20多座博物館,這在全世界來説,是密度很大的。”吳衛鳴説,“回歸後,澳門各類博物館不斷出現,加在一起就像是一個攥緊的拳頭,顯示了文化的力量。”他説。
回歸後,澳門的各類博物館與內地文博機構建立了緊密聯繫,展示了澳門“博物館之城”的新姿態。自1999年起,澳門藝術博物館與故宮博物院每年一次聯合辦展,而上海博物館、南京博物院以及盧浮宮、蓬皮杜等海內外知名博物館的館藏亦曾光臨小城。
近年來,澳門博物館氣氛濃厚,走近博物館的人數基本以兩位數的速度增長,2013年澳門14家公營博物館的總參觀人數比2012年度上升15%。
如今的吳衛鳴,仍然會“走街串巷”向市民宣講澳門的歷史由來以及文化遺産保護工作。而與年輕時代截然不同的是,吳衛鳴聽到的再也不是反對的聲音,而是市民對於澳門文化遺産保護的意見和建議。
“澳門是個好有魅力的城市,幾個世紀以來,東西方文化交流留在這片土地上很多很可愛的建築物、廣場、小街小巷,如果你對我説的這些感到好奇,那就是我們文化工作的樂趣與動力。”他對記者説。(新華網澳門12月9日電(記者劉暢趙博)
新聞推薦
- 粵港跨境直通救護車試行計劃將於11月推行2024-11-01
- 廣州發佈《廣州市臺胞常見求助問答(一)》,一文解答在穗臺胞常見疑問2024-11-01
- 昆山兩岸主題金融改革試驗區4年落地71項創新成果2024-10-31
- 中國航天員一次次自信出征,底氣從哪兒來?2024-10-31
- 島內輿論:期待未來有來自台灣的航天員乘著神舟逐夢2024-10-31
- 前三季度進出口1.88萬億元,同比增長11.5%——跨境電商,助力中國品牌出海2024-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