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報説斯諾登憑簡單技術獲取大量機密文件
編輯: 陳豪 | 時間: 2014-02-10 10:44:22 | 來源: 新華網 |
新華網華盛頓2月9日電(記者孫浩穆東)美國《紐約時報》9日刊文報道,正在調查“棱鏡門”事件的美國情報官員透露,前防務承包商僱員愛德華·斯諾登只憑藉比較簡單的“網絡爬蟲”技術就獲取了大量機密文件,由此曝光國家安全局對內安保存在一定漏洞。
《紐約時報》援引了多名不願公開身份情報官員的消息。據報道,經調查發現,斯諾登所使用的是比較廉價、也容易獲取的“網絡爬蟲”或爬行器類軟體,通過程式設定自動抓取大量數據,而不是一個人坐在電腦前一一查找、複製、下載大量文件。
國家安全局官員堅稱,如果斯諾登當時是在國安局位於馬裡蘭州的總部工作,由於總部監控體系可以自動監測到有人獲取和下載大量數據的行為,他恐怕早就被鎖定和抓獲,但他當時所在的夏威夷站點還未能更新監控系統。
據報道,斯諾登獲取大量數據當時還是一度引起注意,他也為此事接受過多次內部質詢,但他辯稱自己作為技術承包商僱員只是在進行例行系統維護,憑這一理由矇混過關。
《紐約時報》報道説,令人訝異的是,國安局本身採用的都是最尖端的情報監控技術,但對內部安保措施卻存在如此漏洞。
美國智庫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理查德·貝傑特利奇評價説,國安局“外緊內松”的文化其實與不少機構類似,但問題在於斯諾登這樣大量獲取數據的過分行為竟也沒有引起他們的警惕性。
自2013年6月以來,斯諾登通過媒體陸續披露美國國安局的網絡和電話監控項目,在美國國內和國際社會引發軒然大波。與此同時,也有一些支持監控項目的國會議員質疑國安局安保工作存在漏洞,才導致斯諾登這類“來自內部的襲擊”。今年1月17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宣佈,擬對國家安全局廣受爭議的秘密情報監控項目作一定程度調整,以期平息國內外巨大爭議,但他也堅稱不會從根本上改變美國情報監控現狀。奧巴馬1月底已決定提名美國海軍網絡司令部司令邁克爾·羅傑斯,接替計劃今年3月退休的國安局局長基思·亞歷山大。
相關新聞
新聞推薦
- 習近平向第二十五屆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致賀信2025-09-08
- 外交部談對石平採取反制措施:賣祖求榮只會自食惡果2025-09-08
-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2025年中秋晚會將在四川德陽舉辦2025-09-08
- 俄羅斯國家電視臺王牌欄目《新聞週刊》:《紅絲綢》播映是俄中文化交流的盛事2025-09-08
- 英雄回家時間定了!第十二批在韓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遺骸將於9月12日回國2025-09-08
- 全球多地天宇上演壯觀月全食2025-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