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將恢復活雞銷售 為“禁雞令”推補償方案
編輯: 馬曉葉 | 時間: 2014-02-16 16:09:36 | 來源: 中國新聞網 |
圖:新春期間政府宣佈禁售活雞21天,週三將全面恢復活雞供應。當局正探討如何分隔兩地雞只的方案。來源:香港《大公報》數據圖片
據香港《大公報》報道,香港週三(19日)將恢復活雞銷售,食物及衛生局副局長陳肇始表示,局方與漁護署正探討如何分隔兩地雞只的方案,正在文錦渡口岸找合適地點,分隔內地及香港活雞,港府會在禁售活雞期完結,即下週二(18日)或之前公佈方案。她又指,現階段暫不考慮停止輸入內地活雞,因香港的雞苗有4成來自內地,若香港不進口內地活雞,卻進口內地雞苗,道理不通。
新春期間港府宣佈禁售活雞21天,週三將全面恢復活雞供應,有雞農在活雞禁售期完結前,入稟申請司法復核,要求頒令停止讓未有檢疫結果的內地活雞進入長沙灣家禽批發市場。陳肇始指,由於檢疫結果要等4至5個小時,技術上不是停泊好運送雞只的車輛便足夠,因每輛車有很多雞籠,如不搬開雞籠,位於底層的活雞會好“跼踀”,同時亦要考慮地點的排污、通風及生物安全設施,以及附近3公里是否有雞場或民居。她強調,港府正努力物色合適地方,分隔兩地活家禽。
發放恩恤金非賠償損失
港府週五(21日)將會向財委會申請撥款,向業界發放合共1770萬元(港幣下同)恩恤金。但有雞農指賠償金是40年前定下,認為港府應檢討政策。陳肇始表示,考慮到今次活雞禁售期,橫跨農曆新年賣雞高峰期,因此除了按照法例,對每只被銷毀的活雞賠償30元外,亦會向雞農、零售、批發和運輸商發放恩恤金,如零售商戶會獲免租的安排,並強調只是恩恤安排,並非要賠償他們的生意損失。
她補充,局長高永文早前已與業界商討賠償金額,現時再無改變空間,又指港府在2008年收回部分雞牌後,已説明不交還牌照的活家禽業界,要承受香港再次爆發禽流感的風險,而賠償30元是法例訂明,如果要修改法例,會令到雞農及雞販較遲收到賠償,同時對超齡雞只的恩恤金亦沒有改變的空間。
另外,有意見提出香港是否應停止輸入內地活雞,只吃本地活雞,以減少感染機會。陳肇始表示,內地供港活雞有獨立供應鏈,又指現時香港有至少4成雞苗來自內地,若只輸入雞苗,不輸入活雞是説不通。她又認為,香港市民要考慮是否繼續吃活雞,因為只要有候鳥便有機會傳播病毒,即使只吃本地活雞,都有感染風險。
新聞推薦
- 兩岸“春帆共濟”,青年“同心築夢”!湖裏區成立首個臺青就業創業基地服務聯盟2025-02-21
- 外國智庫專家:美國新一輪關稅戰衝擊全球經濟2025-02-21
- 市場監管總局在助力兩岸融合發展方面有哪些舉措?一文了解→2025-02-21
- 《七子之歌》新一代傳唱人龍紫嵐:我要用歌聲講好澳門故事2025-02-21
- 潘賢掌出席全國臺企聯新春聯誼活動暨福州臺協換屆系列活動2025-02-21
- 臺商紮根福州、投資福州的決心信心始終未變2025-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