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金融業人均産值140萬 港府多管齊下支持發展

中新社香港2月26日電 (記者黃旖琦)香港特區政府26日發表2014至2015年度財政預算案,財政司司長曾俊華表示,金融業是香港重要支柱産業,人均生産值達140萬港元。未來會實行多項支持措施,支持金融業發展。

 

曾俊華26日指出,金融服務業佔香港生産總值的15.9%,人均生産值達140萬港元,是各支柱産業中最高的。金融服務業有助推動香港整體經濟發展,不僅惠及業內直接雇用的23萬人,更間接為法律、會計、信息科技等相關行業創造大量就業機會。

 

金融業為香港經濟重要支柱,2014至2015年度財政預算案亦提及多項支持金融業發展措施,多管齊下發展多種金融業務,包括人民幣業務、資産管理及債券市場等。

 

香港人民幣業務快速發展,是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截至去年年底,人民幣存款和存款證餘額合計超過一萬億元人民幣,佔整體離岸資金池的70%。香港的人民幣實時支付系統每天的結算量,由2010年平均50億元人民幣,大幅增加近100倍到去年年底的5000億元人民幣。

 

曾俊華表示,內地繼續改革及開放市場,香港憑著先行者的優勢,可繼續發展人民幣及金融業務。同時香港證監會和內地相關機構就兩地建立基金互認安排,已經基本達成共識。安排落實後,兩地基金産品的種類會更多元化。

 

香港私人財富和資産管理業務迅速增長,在亞洲首屈一指。截至2012年年底,香港有45間銀行經營私人財富管理業務,管理資産12.6萬億港元,創歷史新高。特區政府亦研究提供相關稅務優惠,吸引私募基金來港開展業務。

 

債券市場也是香港重要金融業務,鋻於市場對政府通脹掛鉤債券(iBond)反應熱烈,而目前港元利息仍低,曾俊華建議再以本地居民為對象發行一次不多於100億港元的iBond,推動本地債券市場發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