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元宵節撞上情人節 約19年一次
| 編輯: 陳豪 | 時間: 2014-02-08 15:07:04 | 來源: 中國新聞網 |
中西節日喜相逢,今年的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恰逢陽曆2月14日的情人節。中西節日重疊在一天,這種情況確實少見。昨天華西都市報記者查閱了萬年曆,發現情人節與元宵節的重疊似乎有規律可循,大約19年一次,1900、1938、1957、1976、1995、2014、2033年,元宵節都和情人節在一起。
農曆(陰曆)是根據月亮運動週期確立的,而西曆(陽曆)以地球圍繞太陽公轉時間確定。農曆平均每月29.5306日,一年354.3672 天 ;公 歷 一 年 有365.2422天。如果是19年,這個差距會被拉大到差不多7個月,要補上這種差距,農曆採取了設置閏月的方法——19年七閏。農曆的19年中,有12個一年12個月的平年,和7個一年13個月的閏年。上面一串數字如果細細看下來,大家會發現少了1919年,那一年情人節和元宵節沒有重合,而是2月14、15日前後兩天。中西節日的重合,其實也是農曆和西曆的重合,湖南師範大學天體物理系的退休教授駱宏悌曾介紹説,這種重合一般是19年一次,但並不絕對,有時會出現相差1天的情況。
這麼一來,西曆與農曆每19年重新站在同一個起跑線上,19年輪迴一次。但因為農曆與西曆的準確天數都不是整數,農曆和西曆在19年中的天數也有細微的差別。經過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積累,當小數變成了整數時,兩種曆法生日才會完全重合,更多的時候是相差一天。
元宵節雖説是吃湯圓,家人團圓的日子,但在古代,元宵節和情人節一樣,都是帶著浪漫色彩的日子。歐陽修在《生查子·元夕》中雲:“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辛棄疾在《青玉案·元夕》中寫道:眾裏尋它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這裡的元夕也就是元宵節,也成為“上元節”。
記者王浩野
新聞推薦
- 多維度“數”看“進博魅力” 透過亮眼“成績單”感知中國經濟蓬勃“脈動”2025-11-11
- 第十八屆黃埔論壇在湖南懷化舉行——共擔民族大義 共促祖國統一2025-11-11
- 贛臺薈·第二屆贛臺青年短視頻創作大賽網絡投票正式開啟2025-11-11
- 閩臺兩地生態成果展在福州啟動 “神話之鳥”見證十七載攜手護飛路2025-11-11
- 以武會友 共傳薪火——兩岸青少年武術交流活動在四川達州舉行2025-11-11
- 台灣青年走進金水區鄭州記憶油化廠2025-1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