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將向美國移交高濃縮核材料 總計近500公斤
編輯: 陳豪 | 時間: 2014-03-24 16:32:00 | 來源: 海峽飛虹 |
海峽飛虹:據日本《朝日新聞》3月24日報道,第三屆核安全峰會于24、25日在荷蘭海牙召開。屆時,日本政府將發表聲明,把茨城縣東海村核能研究設施內的高濃縮鈾和钚移交美國。
由於其純度較高,易轉用於核武器製作,保存在該設施內的500公斤高濃縮鈾和钚可製作數十枚核彈。日本方面曾主張“這是基礎研究所必需的”,但美國為減少恐怖襲擊威脅需要收集核材料,日本認為此次不得不協助美國。
通過美國非盈利報道機構“公共誠信中心(CPI)”和《朝日新聞》的共同採訪了解到,此次轉移核材料的背景在於,美國政府認為日本對核能設施的警戒及應對恐怖活動的對策不夠充分,並對此感到強烈擔憂。
據悉,將被移交美國的,是東海村日本核能研究開發機構“高速爐臨界實驗裝置(FCA)”中的核材料。據CPI獲得的美能源部內部文件顯示,FCA內有199公斤濃度為93%的高濃縮鈾,另外還有290多公斤核分裂性钚,其中231公斤钚的濃度達92%。據有關人員介紹,日本在上世紀60年代到70年代從英國購入高濃縮鈾,從英美兩國購入钚作為研究使用。
一般認為,數公斤到數十公斤高純度核材料即可用於製作核彈,且輻射量不大,整理成5釐米見方的板狀就很容易搬運。這些特點對於恐怖主義者來説是“頗有吸引力”的,因此也是美國方面擔心的根源。
美國在1976年因擔心核擴散而強化了對核材料的限制。日本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將大學和研究機構中用於研究的核反應爐中的高濃縮鈾依次歸還美國。由於奧巴馬政府以實現“無核世界”為目標,因此,日本受到的限制核材料的壓力也在增強。
相關新聞
新聞推薦
- 習近平在山西考察時強調 努力在推動資源型經濟轉型發展上邁出新步伐 奮力譜寫三晉大地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2025-07-08
- 國防部:解放軍有信心有能力粉碎“台獨”分裂幻想2025-07-08
- 國家體育總局出臺《關於支持福建加快建設兩岸體育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措施》2025-07-08
- 以智賦能,以技逐夢!《智繪光谷·CMG世界機器人技能大賽》開賽發佈暨首場機器狗任務賽在武漢舉行2025-07-08
- 國際銳評丨螳臂當車!賴清德“台獨”謬論撼動不了國際社會一中格局2025-07-08
- “七七事變”88週年賴清德當局緘默無聲 台灣輿論:歷史不該被忽視不見2025-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