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會圖書館典藏的部分中國抗戰圖片
編輯: 劉燕楓 | 時間: 2014-03-25 16:36:01 |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
近年來,重慶圖書館參與“重慶中國抗戰大後方歷史文化研究和建設工程”領導小組辦公室的海外資料蒐集工作,陸續從台灣、英國、美國購買到珍貴的檔案史料。其中,在美國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所、哈佛大學燕京圖書館、美國國會圖書館、美國國家檔案館、美國羅斯福總統圖書館等收集到數以千計有關中國抗日戰爭的圖片,絕大多數為世人罕見。這裡,我們從收集到的美國國會圖書館典藏圖片中,選登一小部分,以饗讀者。
1943年-1944年間,中國各界人士為響應中國國民外交協會向羅斯福總統和美國人民致敬的倡議,以集體或個人的名義,向羅斯福總統和美國人民寫信、發電報等,表達中國人民的感激之情。重慶圖書館在美國國會圖書館發現並收集了《中國人民對美國致敬書》等10冊約2000件,《致敬手冊》、《致敬書畫卷軸》及抗戰文物約50件。圖為國民黨元老戴季陶(別名傳賢)親筆所寫的《美國參戰三週年紀念向美國人民致敬書》。
安徽萃文中學創辦于1909年,當時名為萃文書院。抗日戰爭時期,萃文中學遷至重慶,稱作萃文中學渝校,地址在與重慶市沙坪壩區磁器口隔江相望的石子山。圖為萃文中學師生集體簽名向美國人民致敬。
抗戰初期,中國空軍損失慘重,幾近全軍覆沒。除蘇聯向中國提供軍事援助外,美國空軍也伸出了援手。太平洋戰爭爆發前,美國援華“飛虎隊”協同中國空軍對日作戰。太平洋戰爭爆發後,隨著1942年1月《聯合國宣言》的發表,世界反法西斯統一戰線正式建立,美國由此開始大規模援華。本組圖片為當時中國國民繪製的美國援華空軍和宣傳畫,反映了那段史實。
抗日戰爭時期,港澳同胞和海外僑胞也對祖國的抗戰進行了大量的聲援,除捐款獻金外,他們還組織青年戰時服務團和各種工作團,與祖國人民並肩戰鬥,不少華僑青年為此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本文作者王志昆係重慶圖書館研究館員、張曉耿係重慶市南岸區圖書館館長。本文圖片由美國國會圖書館宋玉武博士提供、重慶圖書館館長任競拍攝)
新聞推薦
- 兩岸“春帆共濟”,青年“同心築夢”!湖裏區成立首個臺青就業創業基地服務聯盟2025-02-21
- 外國智庫專家:美國新一輪關稅戰衝擊全球經濟2025-02-21
- 市場監管總局在助力兩岸融合發展方面有哪些舉措?一文了解→2025-02-21
- 《七子之歌》新一代傳唱人龍紫嵐:我要用歌聲講好澳門故事2025-02-21
- 潘賢掌出席全國臺企聯新春聯誼活動暨福州臺協換屆系列活動2025-02-21
- 臺商紮根福州、投資福州的決心信心始終未變2025-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