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媒:中國仍將會在2020年底前超過美國經濟
編輯: 劉燕楓 | 時間: 2014-03-26 18:39:41 | 來源: 環球時報 |
澳大利亞《悉尼先驅晨報》文章,原題:把蛋糕做大是中國的主要任務 新的一天,又一個中國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出來了,這一次,又是一個低於經濟學家預期的數據,但上證綜合指數依然小幅上漲。
是的,今天公佈的PMI初值為48.1,這讓人感到失望,下滑至8個月來的最低值。但另一方面,它只是18個月來的最低點,並未脫離過去若干年裏的變動範圍。
中國領導人早已發出信號,其對於經濟增長目標的定位愈發複雜精細。因此,超出或略低於對外宣佈的7.5%這一增長目標幾個百分點不會讓中國陣腳大亂。
市場認為,政府不會允許經濟增速偏離目標太遠,因此上證綜指的反應相對平靜。正如匯豐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所説:“我們預計,北京將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穩定增長。可能的措施包括降低私人投資準入門檻,在地鐵、空氣清潔和公共住房方面投資,以及降低貸款利率等。”
然而,PMI應放在一個更宏大的背景下進行考量,即中國經濟結構的調整。經濟結構的調整速度取決於政府的勇敢程度、其所承受的痛苦程度以及必然會隨之而來的問題的規模。經濟結構調整是必須要經歷的。最終,製造業對中國的重要性將不斷下降。
過去幾年PMI的走低幾乎沒給中國更廣泛的工業生産造成麻煩。低於50的PMI就意味著中國在放緩?
很長時間以來,我都試圖用一個簡單的例子解釋更宏大的背景。我認為,200的7%要比100的10%多40%。
安保資本首席經濟學家謝恩·奧立佛提供了真實的數字。中國經濟現在的規模幾乎是2007年時的兩倍。因此,現在中國經濟7%的增長相當於7年前13%的增長。
鋻於中國經濟的龐大規模,經濟增速是7.2%,還是7.5%抑或7.6%,根本沒有太大區別。儘管經濟增速必將在未來數年內穩定下降,中國仍將在2020年底前超過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作者邁克爾·帕斯科,伊文譯)
新聞推薦
- 習近平在山西考察時強調 努力在推動資源型經濟轉型發展上邁出新步伐 奮力譜寫三晉大地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2025-07-08
- 國防部:解放軍有信心有能力粉碎“台獨”分裂幻想2025-07-08
- 國家體育總局出臺《關於支持福建加快建設兩岸體育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措施》2025-07-08
- 以智賦能,以技逐夢!《智繪光谷·CMG世界機器人技能大賽》開賽發佈暨首場機器狗任務賽在武漢舉行2025-07-08
- 國際銳評丨螳臂當車!賴清德“台獨”謬論撼動不了國際社會一中格局2025-07-08
- “七七事變”88週年賴清德當局緘默無聲 台灣輿論:歷史不該被忽視不見2025-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