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立報》:為兩岸服務貿易正本清源
編輯: 許子晨 | 時間: 2014-03-27 12:04:22 | 來源: 中國台灣網 |
兩岸服貿協議連日來成為台灣社會關注的焦點,有必要深入了解、分析與評論服務貿易。
台灣《立報》25日社論指出:服務業廣泛商品化,並成為國際貿易的主要組成,是上世紀80年代之後的現象。戰後初期佈雷頓體系的國際關貿總協議(GATT)所規範的貿易類別並未包含服務貿易,顯示當時服務貿易在國際貿易的比重很低。1986年開始談判建設世界貿易組織(WTO)涉及的貿易內容不僅包括實體商品,還增加智慧財産商品以及服務商品,説明到了1980年代中,服務貿易已經在國際貿易佔舉足輕重的地位。事實上,正是為了降低這兩類(事實上,還應該加上農産品)的貿易壁壘,才催生了WTO的成立。
服務類商品極為廣泛,不僅包括傳統的商業、金融業、法律服務、會計業、保險業等等,還包括醫療、教育、學術研究等等在過去並未被商品化的社會活動。WTO將這些原本屬於社會權的活動納為國際貿易的重要內容,是新自由主義經濟的特色。這方面對台灣造成極大的不利。當年加入WTO並未仔細考慮,實為失策。今天台灣熱烈談論服貿協議,應該借此機會重新檢討加入WTO在服貿方面的利弊得失。
WTO的成立並未達到均勻化的世界村理想。除了國際間貧富差距惡化之外,經濟區域化並未因WTO的普世化而衰退,反而呈現蓬勃的局面。終究,地理位置的鄰近,不僅可以減少交通運輸的成本,在語言、宗教信仰、文化思想等等方面,也都因比較相似而易於發展生意來往。因此,WTO成立一小段時間之後,地區性的自由貿易區,舊有的(如歐洲共同市場,北美自由貿易區等)繼續成長,新興的(如東盟10加1)繼續冒出。而且,這些地區性經濟體動能十足,已經成為當今國際局勢演變的主要動因。
其中以亞洲區域經濟體的發展最為引人注意,也是國際強權角逐的焦點。這顯然得力於3、40年來亞洲是世界經濟發展最快速地區的因素。其中,東盟10加1不僅擁有最多的人口與最迅速成長的市場,其貿易的總額也已經在各區域經濟體中位居數一數二的地位。以東盟10加1為基礎正在發展中的RCEP最具規模,隱然有成為亞洲共同市場的潛力。
長期獨霸世界的美國當然不會坐視一個沒有美國參加的巨大共同市場。美國乃積極支持她主導的TPP,使之成為亞洲最大的區域經濟體,並扼殺亞洲共同市場于無形。這是目前東亞博弈的一個重要面向。
不論我們喜歡與否,世界經濟區域化是無法輕易改變的現實,除非台灣要退回閉關自守的格局,如不久前的古巴或韓國。如果必須加入經濟區域化的潮流,兩岸貿易幾乎是無可逃避的選擇。舍此而想直接加入TPP或RCEP是不現實的。台灣在爭議兩岸服貿協議,不能回避這方面的考慮。
新聞推薦
- 習近平會見格林納達總理米切爾2025-01-13
- “京臺會·新時代兩岸融合講壇”在京舉辦2025-01-13
- 歡樂鬧上樓 喜迎金蛇年——臺胞在平潭過年找到“歸屬感2025-01-13
- 阿聯酋春節慶祝活動陸續開展 總臺春晚宣傳片亮相阿最大室內演出場館2025-01-13
- 紅日燃情,海闊天空——2025年香港砥礪奮發向未來2025-01-13
- 免簽政策讓挪威遊客對中國“興趣大增”2025-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