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故宮是博物館不是公園
編輯: 陳豪 | 時間: 2014-04-18 15:18:06 | 來源: 中國青年報 |
故宮既是北京的,也是全國的,還是世界的;故宮既是過去的,也是今天的,還是未來的。參觀故宮不是逛公園、玩景點,而是歷史追尋、文化熏陶、文明洗禮、精神享受。
近日,北京故宮博物院舉行各界諮詢會、聽證會,就公眾關注的門票管理廣泛徵求意見。筆者也看到一種議論,主張“建立國家公園體制”從故宮“破題”,讓故宮成為“全國第一個具有示範性的、實質上的國家公園”(2014年3月31日《中國旅遊報》)。為此,筆者也想説幾句。
故宮的當務之急
不是建“國家公園”
筆者認為,故宮的當務之急不是建“國家公園”,而是參觀遊覽高峰時段如何應對超載的客流,以保障文物安全、參觀安全並提升參觀品質。
從2002年到2012年,故宮參觀者從714萬增加到1530萬,遠超過盧浮宮(972萬)、紐約大都會美術館(612萬)、大英博物館(558萬)、台北故宮博物院(436萬),年均增加80萬人次。去年10月2日,故宮接待參觀者高達18.2萬,創歷史紀錄。
根據北京市旅遊發展委員會發佈的旅遊景區舒適度指數,故宮日合理容量為3萬人次、最高限額為8萬人次,暫態遊人量在1.5萬以下為5(舒適),1.5~2萬為4(較舒適),2萬~2.5萬為3(一般),2.5~6萬為2(較擁擠),6萬人次以上為1(擁擠)。照此分析,2012年故宮日均參觀4.2萬人次,以人均參觀4個小時、日週轉率兩次測算,2.1萬人次基本上處在“舒適”、“較舒適”狀態。故宮控制參觀量的重點是在6個法定節假日及暑假期間,每天客流集中的時段在11:00至15:00之間。
為此,筆者完全贊同故宮管理方已經採取、並建議進一步採取下列措施:發行年票,淡季設“免費日”,網上購票,團隊預約;騰退被佔用的殿堂,遷出辦公與研究機構,開放新的參觀場所,新建文物陳列館,擴大參觀面積;太和殿、乾清宮、坤寧宮和珍寶館等核心場館,實行分批限量入場;節假日延長開館時間,提高日均週轉率;實行下午3點後門票半價,動員北京居民避開旺季高峰時段參觀,讓位於外來遊人;加快館區數字信息化、智慧化建設,即時播報院內參觀流量等。
即便如此,在節假日故宮仍會出現參觀高峰超出最高接待量的情況。筆者歷來主張,按照在文化遺産面前人人平等和代際平等的原則,一旦達到最大流量果斷停止入院參觀,是唯一可行、也是必行之舉。提高門票價格、戴“國家公園”等的帽子都無濟於事。
把故宮變成“國家公園”
值得商榷
把故宮變成“國家公園”也值得商榷。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 “建立國家公園體制”,是從“實施主體功能區制度,建立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嚴格按照主體功能區定位推動發展”層面提出的。已將自然保護區、世界文化自然遺産、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森林公園和國家地質公園列入禁止開發區。顯然,此處的“國家公園體制”主要是從國土資源嚴格保護、永續利用的角度出發,建立主體功能區角度提出的。
我國的國家公園如若破題的話,筆者認為珠峰自然保護區、雅魯藏布江大峽谷、香格里拉、喀納斯湖、那拉提草原、大興安嶺、長白山、神農架、秦嶺等生態保護地區也許是適宜的選項,而不是位於首都城區的故宮博物院。
“國家公園”(National Park)是美國的首創,美國聯邦政府內政部國家公園管理局統一管理全國國家公園的保護、管理、建設和利用。公園的保護與管理經費主要由聯邦政府承擔,同時通過門票收入、住宿餐飲與紀念品的特許經營權收費與影視拍攝費及社會資助等多方籌集輔助經費。這種國家公園體制無疑有借鑒之處。
美國的國家公園系統包括國家公園、國家紀念地、歷史公園等自然及文化遺産,但人們通常指黃石公園、科羅拉多大峽谷、優山美地公園、夏威夷火山公園等國家公園,而不是指華盛頓紀念碑、林肯紀念堂、紐約女神像等歷史遺址,雖然它們從屬國家公園管理局管轄。
就故宮而言,現在有一個認識誤區,就是把故宮當作一般性的觀光遊覽場所或旅遊景點。1922年民國政府決定把“紫金城”定為文物陳列所,1925年10月命名為“故宮博物院”(The Palace Museun),自此以後它一直是集明清歷史、建築、園林、藝術于一體的文化文物博物院,列為首批國家級文保單位,承擔著文物保護、歷史研究、文化教育和國際文化交流等使命,歷來由中央政府的有關部門管轄。
“博物館”是一個舶來詞,英文、法文、德文中通用的museum一詞,源自希臘文Mouseion,意即繆斯美神之殿, 詞義為供奉希臘神話中司掌詩歌、舞蹈、音樂、美術、科學等活動的九個女神meusin的殿堂。把故宮定名為“博物院”,而且是國寶級、世界級的博物院是名至實歸。1987年世界遺産委員會認定它符合《世界遺産名錄》中兩項標準:“(Ⅲ)能成為一種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傳統提供一種獨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見證;(Ⅳ)可作為一種建築或建築群或景觀的傑出範例,展示出人類歷史上一個(或幾個)階段”,認定它是“明清皇朝時期中國文明無價的歷史見證”。
故宮既是北京的,也是全國的,還是世界的;故宮既是過去的,也是今天的,還是未來的。參觀故宮不是逛公園、玩景點,而是歷史追尋、文化熏陶、文明洗禮、精神享受。故宮即將迎來建成600年的歷史紀念日,“把壯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給下一個600年”,不僅是故宮人的理想,也是中國人的理想和全球人的期待。王興斌
相關新聞
新聞推薦
- 多維度數據見證變化 中國經濟展現強大韌性和內生動力2025-01-10
- 災難無情,同胞有愛!這一刻,14億中華兒女的心始終相連2025-01-10
- 瀋陽市舉辦在沈臺港澳同胞迎新春聯誼活動2025-01-10
- 福建2024年一審審結涉外、涉港澳僑案件3419件 辦結涉臺案件1072件2025-01-10
- 大陸市場紅利助力首家兩岸合資壽險公司20年來業績斐然2025-01-10
- “蛇”來運轉·杭臺兩岸年貨節盛大啟幕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