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閩都文化研討會探討台灣“福州元素”
編輯: 韓旭 | 時間: 2014-04-24 16:50:28 | 來源: 新華網 |
台北街頭的胡椒餅、台南食鋪裏的鼎邊挫,以及遍佈台灣的臨水夫人廟,這些知名的台灣小吃與文化地標,實際上起源於一水之隔的福建福州。
23日,第三屆閩都文化學術研討會在台北開幕,研討主題為“閩都文化與台灣”。包括全國臺聯會長汪毅夫在內的兩岸100多名專家學者與會,共同探討閩都文化在台灣的傳承和對台灣社會文化的影響。
閩都文化作為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指以福州為中心的閩江中下游區域文化。歷史上兩地往來密切,尤其在清代以後,大量福州移民和福州官員渡海來臺,加速了閩都文化融入台灣本地文化的進程。
台灣“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副教授韓桂華説,福州元素雖然是台灣文化中的小眾,但影響力不容小覷,例如發源於福州的“臨水夫人”信仰在清代傳入台灣,如今“臨水夫人”已成為不少台灣人所供奉的保育女神;而福州派的“粧佛”技藝也對台灣的神像製作産生了深遠影響。
今年恰逢沈葆楨巡臺140週年。清朝同治年間,日本出兵佔領台灣恒春半島,船政大臣沈葆楨率福建水師入臺,逼迫日軍全部撤退。此次閩都文化學者團還將赴當年沈葆楨抗日保臺的戰地,憑吊這位福州先賢。
本次研討會由福州市閩都文化研究會與台灣“中國文化大學”、實踐大學聯合舉辦。據了解,這是福州首次在台灣舉行大型學術研討會。
新聞推薦
- 25萬人上凱道發聲!馬英九勸賴清德“好自為之”被6.6萬人點讚2025-04-27
- 稅惠宣傳進企業 精準服務促發展——瀋陽市舉辦“臺港澳企業稅務政策解讀會暨臺港澳企業家座談會”活動2025-04-27
- 漢臺青年東湖高新企業行:解碼AI新圖景,共探發展新機遇2025-04-27
- 平樂榕津第十屆媽祖文化旅遊節在廣西桂林市平樂縣張家鎮榕津村開幕2025-04-27
- 台北、桃園、台東雲南同鄉會騰衝開啟尋親之旅2025-04-27
- 桃花源裏 青春共旅——“相約桃花源·攜手向未來”2025年兩岸青年交流研學營側記2025-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