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閩都文化研討會探討台灣“福州元素”
| 編輯: 韓旭 | 時間: 2014-04-24 16:50:28 | 來源: 新華網 |
台北街頭的胡椒餅、台南食鋪裏的鼎邊挫,以及遍佈台灣的臨水夫人廟,這些知名的台灣小吃與文化地標,實際上起源於一水之隔的福建福州。
23日,第三屆閩都文化學術研討會在台北開幕,研討主題為“閩都文化與台灣”。包括全國臺聯會長汪毅夫在內的兩岸100多名專家學者與會,共同探討閩都文化在台灣的傳承和對台灣社會文化的影響。
閩都文化作為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指以福州為中心的閩江中下游區域文化。歷史上兩地往來密切,尤其在清代以後,大量福州移民和福州官員渡海來臺,加速了閩都文化融入台灣本地文化的進程。
台灣“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副教授韓桂華説,福州元素雖然是台灣文化中的小眾,但影響力不容小覷,例如發源於福州的“臨水夫人”信仰在清代傳入台灣,如今“臨水夫人”已成為不少台灣人所供奉的保育女神;而福州派的“粧佛”技藝也對台灣的神像製作産生了深遠影響。
今年恰逢沈葆楨巡臺140週年。清朝同治年間,日本出兵佔領台灣恒春半島,船政大臣沈葆楨率福建水師入臺,逼迫日軍全部撤退。此次閩都文化學者團還將赴當年沈葆楨抗日保臺的戰地,憑吊這位福州先賢。
本次研討會由福州市閩都文化研究會與台灣“中國文化大學”、實踐大學聯合舉辦。據了解,這是福州首次在台灣舉行大型學術研討會。
新聞推薦
- 習近平在廣東考察時強調 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 以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推動高品質發展2025-11-09
-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五屆運動會開幕式9日晚在廣東廣州舉行 習近平將出席開幕式並宣佈運動會開幕2025-11-09
- 2025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開幕 李書磊出席開幕式併發表主旨講話2025-11-09
- 國臺辦:統一是歷史大勢是正道 “台獨”是歷史逆流是絕路2025-11-09
- 探尋神秘巴文化:台灣自媒體人走進達州羅家壩遺址博物館2025-11-09
- 寶島重光——紀念台灣光復80週年系列報道2025-11-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