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運後遺症?台灣反核電又現衝突
編輯: 許子晨 | 時間: 2014-04-24 15:17:39 | 來源: 中國台灣網 |
林義雄基於反核的理念,日前開始靜坐禁食,訴求臺當局要立即停建核四。
台灣中央日報網絡報24日發表透視集文章説,民進黨前主席林義雄基於反核的理念,日前開始靜坐禁食,訴求臺當局要立即停建核四。為了聲援林義雄的靜坐,原本就在“立法院”外靜坐的公投盟民眾,又開始衝撞圍在“立法院”週遭的拒馬,導致新一波的警民衝突發生,再加上全臺有不少團體在各地以靜坐方式聲援林義雄,使得好不容易因太陽花學運結束而稍為平靜的台灣社會氛圍,又有新的動蕩變數産生。
核能發電究竟安全與否?自有核電以來就爭論不休,主張廢核的觀點主要是擔心核幅射外泄,以及核廢料難以處理。除了原本就支持廢核的團體以外,2011年3月日本發生福島核幅射外泄事件後,有不少民眾因擔心台灣會步日本的後塵,故紛紛起來反核,使得島內反核聲浪漸漸高漲。太陽花學運又為反核運動注入新的能量,這恐怕是這波反核運動不容忽視的地方。
就在台灣反核取得新力量不久前,日本內閣會議在4月11日通過新的「能源基本計劃」,表明將重新啟動核電廠。日本為何不繼續堅持“零核”政策?不就是因為停止核電機組運轉後,導致購買替代能源費用大增、減碳目標無法達成、電費高漲不利商業競爭力等原因嗎?
台灣當然可以堅持廢核,不過日本的殷鑒不遠,台灣若廢核勢必會走上日本的老路,即面臨購買替代能源費用大增、減碳目標無法達成、電費高漲不利商業競爭力等挑戰,台灣已經預備好了嗎?日前的反服貿及今日的反核運動,原本都可經由台灣的民主機制來達成滿足大多數人的結果,如今卻動不動以激烈手段,強迫他人接受自己的主張,合理嗎?
文章最後呼籲,儘量用體制內的方式來解決問題,否則難保明天不會有另外一批人同樣以體制外的方式,來強迫別人接受自己的主張。若果如此,也意味台灣的民主制度離崩潰就不遠了。
新聞推薦
- 入境遊訂單同比增173% 今年“五一”跨境遊雙向升溫2025-04-25
- 兩岸學者在京共話兩岸關係:統一大勢不可阻擋!2025-04-25
- 中國企業逆勢突圍底氣從何而來?外貿一線見聞中找到答案2025-04-25
- 離岸貿易印花稅政策順利擴圍 上海一年累計減免印花稅1.82億元2025-04-25
- 美臺勾連欲“練兵拒統”?國防部正告:“台獨”必將眾叛親離、土崩瓦解!2025-04-25
- 臺青赴大陸創業熱度“不降反升”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