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核四封存 藍綠兩營各有政治盤算
編輯: 許子晨 | 時間: 2014-04-28 11:02:11 | 來源: 中國新聞網 |


台灣《工商時報》今日刊載評論文章指出,針對核四的封存,朝野兩黨各有政治盤算。
文章説,據了解,早在數周前,島內正為服貿監督條例吵得沸沸颺颺之際,臺當局“經濟部長”張家祝與內部幕僚針對核四案展開沙盤推演,早有向“府”、“院”高層提出暫不運轉“封存”概念,且提至一週前的“府”、“院”、黨高層秘密會商中研商。
但核四的封存攸關電力供應缺口,因此當時“經濟部”盼以核四封存換取核一、二、三廠延役,否則沒有核四的電力缺口恐無解。
但因林義雄禁食及綠營提出核四“公投”特別條例來得又急又快,“府”、“院”、黨高層討論封存概念十分倉促,根本無暇針對“封存”這種史無前例的重大決策周延討論,因為封存再啟封也要付代價,但需付多少代價,未及評細評估,更奢言理性討論核一、二廠延役課題。
文章指出,其實,朝野兩黨各有政治盤算。藍營提核四封存概念,27日擴大退讓為核四全面停工,主因藍營認為一號機封存後何時“公投”已無時間壓力,留待2016年臺當局領導人“大選”由新民意決定,依現有“公投”門坎,廢核四未必會過關,等到限電迫在眉睫,仍有啟封的可能。
文章認為,綠營洞悉,藍營的核四“公投”是“玩假的”,因為以現行“公投”門坎終結核四很難成功,因此堅持要另提核四特別條例;加上藉林義雄禁食時間分秒必爭施壓,迫使藍營在核四“公投”門坎讓步,立即決定核四存廢,不願讓馬英九當局採拖字訣。
文章稱,藍綠均算計對自己有利的政治謀略,卻無人聞問缺電對台灣投資環境怎麼辦?工商界是否乾脆外移?電價上漲工業界及民生用電能否承受得住?即使要拿天然氣發電作為配套,目前沒有新增接受站計劃,也沒有增加燃氣採購計劃,怎麼趕也來不及填補核四的缺口。
新聞推薦
- 入境遊訂單同比增173% 今年“五一”跨境遊雙向升溫2025-04-25
- 兩岸學者在京共話兩岸關係:統一大勢不可阻擋!2025-04-25
- 中國企業逆勢突圍底氣從何而來?外貿一線見聞中找到答案2025-04-25
- 離岸貿易印花稅政策順利擴圍 上海一年累計減免印花稅1.82億元2025-04-25
- 美臺勾連欲“練兵拒統”?國防部正告:“台獨”必將眾叛親離、土崩瓦解!2025-04-25
- 臺青赴大陸創業熱度“不降反升”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