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訪問歐洲6國尋求支持 首訪德國欲淡化歷史

原標題:安倍訪問歐洲6國尋求支持 首訪德國淡化歷

 

海峽飛虹消息(記者 王洋 鄭安):日本首相安倍晉三29日啟程開始其對德國、英國等歐洲6國訪問之旅。日本媒體稱,安倍此行旨在就其經濟與安保政策進行宣傳,並圍繞烏克蘭局勢與歐洲各國交換意見。

 

在為期10天的訪問中,安倍將先後訪問德國、英國、葡萄牙、西班牙、法國和比利時,並將前往位於布魯塞爾的歐盟和北約總部。其間,安倍將分別與各國首腦以及北約秘書長拉斯穆森和歐盟理事會主席范龍佩等舉行會談。在訪問期間,安倍將在北約最高決策機構-北約理事會發表演講,就日本政府推進解禁集體自衛權一事進行介紹。此外,安倍還將在倫敦金融城以及巴黎的經合組織(OECD)部長理事會會議上就“安倍經濟學”發表演講,宣傳其經濟政策。在結束所有行程後,安倍將於5月8日返回日本。

 

安倍歐洲之行首站將到訪德國。德國總理默克爾將會見安倍,並舉行共同新聞發佈會,安倍還將與德國總統高克會面。除了政治會晤以外,安倍還會拜訪柏林墻博物館。

 

據報道,安倍30日上午與默克爾舉行會晤,重點探討烏克蘭局勢的發展狀況。日本和德國都是七國集團成員國,雙方將在會晤中討論對俄羅斯的制裁等一系列問題。此外,加強德日兩國的經濟聯繫也是安倍此訪的一個重要議題,日本是德國在亞洲地區僅次於中國的第二大貿易夥伴,日本將在未來加強德日兩國中小企業之間的聯繫和合作。

 

近年來,德日兩國都在外交政策上表達了新的態度,表示希望在國際層面承擔更多的義務。雖然安倍參拜靖國神社的做法遭到了包括中國、韓國在內的等亞洲國家的強烈抗議,但是德國在中日矛盾中表現十分中庸,不選邊、不站隊。所以德國對日本來説無疑是一個急需拉攏的“盟友”。不過,德日關係之間也有一些不和諧的聲音。在歷史問題上,日本被建議應該以德國為榜樣,與法國、波蘭等戰時敵對國實現和解。但是日本方面對此話題卻表示反感。相應地,安倍此次拜訪德國期間,除了進行政治對話之外,只會拜訪紀念二戰後分割東西柏林的柏林墻博物館。安倍的這種態度遭到了部分德國歷史專家的批判,被認為無益於改善東亞地區矛盾。

 

日本輿論認為,安倍此次歐洲之行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宣傳其推行的經濟與安保政策,並與各方就強化經濟與安全等領域的合作交換意見。一方面,安倍認為是否能夠重振日本經濟將關係到其執政的根基,因此有意對外強調“安倍經濟學”迄今為止取得的“成果”,並推進與歐盟的經濟夥伴關係協定談判等經濟合作。另一方面,安倍為完成解禁集體自衛權等一系列旨在突破日本戰後和平體制的“安保政策大轉換”,也希望在此次訪問中就其推行的所謂“積極和平主義”的安全政策爭得各方理解。

 

此外,安倍此次訪問歐洲的另一大目的,也是要在烏克蘭問題上“找隊站”。日本輿論指出,由於安倍希望在解決日俄間的領土爭議問題上能夠取得進展,對於美國的對俄制裁路線實際上並不願過度追隨。因此,能否與同樣在摸索“彈性路線”的歐洲構築合作關係,也是安倍此行的一大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