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春拍當代藝術分化趨明顯 天價拍品鳳毛麟角
編輯: 關春英 | 時間: 2014-04-08 12:19:03 | 來源: 中新網 |
中新社香港4月7日電 (記者 賈思玉梁今)香港春拍戰場全面交鋒。延續上一季中國當代藝術“億元神話”的余溫,日前張曉剛的《血緣:大家庭3號》拍出8300萬元(港幣,下同)落槌價、9420萬元總成交價。
僅半年前,曾梵志《最後的晚餐》以1.8億元的總成交價,引領中國當代藝術邁入“億元時代”。市場余震未消,今年春拍各大拍賣行“趁熱打鐵”,再力推中國及亞洲當代藝術板塊。
經歷了2004年至2007年的狂熱增長,以及接下去4、5年的迷茫調整,專家認為鳳毛麟角的“天價”拍品不會為市場帶來轉折性改變,“一榮俱榮”的期待不現實。
“血緣”是張曉剛最知名的系列作品,而“大家庭3號”是該系列中尺幅最大的一幅。5日,在香港蘇富比“現當代亞洲藝術晚間拍賣”專場,這幅作品以9420萬元成交。
“這對市場來説是好信號、振奮人心,但個案不代表行情,不要指望帶來轉折性改變。”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油畫部負責人李艷峰接受記者採訪時説。
保利香港、嘉德香港也于春拍推出當代藝術專場。6日晚,曾梵志“面具系列”一幅作品以落槌價1500萬、成交價1728萬拍出,而拍前估價為1500至2500萬。同場,幾位中國當代藝術指標性藝術家的作品遭遇流拍或撤拍。
香港佳士得5日落幕的首場“ASIA+專場拍賣”上,一些焦點拍品亦以最低估價拍出,其中曾梵志的《浴室》總成交價為664萬元、張曉剛的《血緣系列——大家庭:同志》為604萬元。
李艷峰指出,2004、2005年當代藝術大熱時,有為名頭盲目買入的投機者,但近兩、三年,即便是名家,其代表性作品和普通作品的價差越來越大,“這是藏家趨理性、市場趨成熟的表現。”
蘇富比當代亞洲藝術部資深專家黃傑瑜亦指,2009年以後,如果是藝術家標誌性作品,本身藝術價值較高,才能拍得好價錢。
什麼人捧場中國當代藝術?黃傑瑜指出,上世紀90年代,買家大多來自西方,而2000年之後,亞洲藏家隨市場興起而增多,“可以説價位是那個時候在亞洲市場提升的”。
香港季豐軒畫廊主人季玉年關注中國當代藝術逾20年。她説,近幾年來,中國當代藝術拍價大漲,很多人視其為一門好投資,包括吸引一些基金參與。據她了解,年輕的藏家較欣賞當代藝術,容易理解和産生共鳴。另外,藝術家仍在世,便於考證作品真偽,讓新藏家敢於入場。
被問及中國當代藝術市場是否有投機“泡沫”,黃傑瑜稱,中國經濟向好發展,隨著個人財富的積累,新藏家不斷涌現,如果經濟保持平穩增長,市場不會有太大改變。他還透露,內地不少藏家有意開設私人美術館、博物館,對高品質、高價位藝術品確有需要。
但中國當代藝術屢創“天價”的背後不乏隱憂。首先,存在持有期較短、換手率較高的現象。以《血緣:大家庭3號》為例,2008年4月曾拍出4700萬港元,6年後價格幾乎翻了一倍。
此外,畫廊和拍賣行角色交叉、競爭激烈,對當代藝術長遠發展不利。李艷峰指出,畫廊在一級市場發掘、培養藝術家以及尋找客人,為拍賣行做了很多工作,曾梵志作品的市場基礎較紮實,與其身後國際化畫廊運作有很大關係。(完)
新聞推薦
- 粵港跨境直通救護車試行計劃將於11月推行2024-11-01
- 廣州發佈《廣州市臺胞常見求助問答(一)》,一文解答在穗臺胞常見疑問2024-11-01
- 昆山兩岸主題金融改革試驗區4年落地71項創新成果2024-10-31
- 中國航天員一次次自信出征,底氣從哪兒來?2024-10-31
- 島內輿論:期待未來有來自台灣的航天員乘著神舟逐夢2024-10-31
- 前三季度進出口1.88萬億元,同比增長11.5%——跨境電商,助力中國品牌出海2024-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