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博鰲亞洲論壇分論壇今啟 中國“亞洲角色”受關注

海峽之聲網4月8日博鏊訊(記者逸舟 特約記者黃崢信) 博鰲亞洲論壇2014年年會將於10日在海南瓊海博鰲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將應邀出席本屆年會開幕式併發表主旨演講。台灣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榮譽董事長蕭萬長以及代表團成員40余位嘉賓將應邀出席,此外,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最高顧問錢復及台灣百大集團高層人士等也將一同出席。今天起,各項分論壇活動次第展開。

 

本屆年會探討新興國家未來 涉及南海問題

 

今年的論壇主題為“亞洲的新未來:尋找和釋放新的發展動力”。本屆年會將有3000余位政商界以及學術和媒體界領袖嘉賓出席年會,世界500強企業的50余家CEO及亞洲區總裁等商業領袖將參會。

 

據了解,本屆年會的各項議題主要圍繞改革、創新、可持續發展三大主線。其中,改革類議題包括全球金融改革,能源格局的變革,新興經濟體競爭優勢的重塑,央行的未來,放鬆管制與民企機遇等。創新類議題包括健康服務産業、4G與移動互聯網、3D列印、數字製造與第三次工業革命、電子商務、上海自貿區與制度創新等。可持續發展類議題包括氣候變化、汽車與社會、人的城鎮化、網絡安全、醫藥行業的商業倫理等。此外,年會將開設“絲綢之路經濟合作”分會,並與香港特區政府合作舉辦推介活動。

 

年會一共設置30場分論壇、7場閉門會議、7場早/午/晚餐會、6場名人對話、4場圓桌討論、4場電視辯論,共58場正式討論。此外,晚間還安排了8場“博鰲夜話”,是一種議題和形式更為寬鬆、隨意、互動的討論。值得關注的是,年會進一步擴大政治安全議題的範圍,將就南海、網絡安全、中美關係等進行各種形式的討論。台灣政治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劉複國將出席4月11日上午舉行的“南海:共贏與合作的創新思路”閉門會議。

 

經濟、企業受關注 “中國角色”彰顯吸睛力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將應邀出席本屆年會開幕式併發表主旨演講。外交部發言人洪磊此前在4月1日的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方將利用2014博鰲亞洲論壇平臺介紹中國經濟當前發展的總體思路和重點舉措,闡述中方對推動亞洲經濟一體化和區域合作的政策主張,推動落實相關領域合作倡議。李克強這位“經濟學總理”將在演講中釋出哪些重要信息,倍受外界關注。

 

記者翻閱本屆年會的各項分論壇和圓桌會議日程設置後發現,無論是重量級的討論議題還是星光熠熠的與會嘉賓,都處處彰顯出“中國”元素,突出中國“角色”。例如在8日下午,展開的本屆年會第一場電視辯論《改革:亞洲金融與貿易的新格局》中,有關“中日韓與東盟打造升級半自貿區、能否激發區域發展活力”的話題,將由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名譽院長、全國工商業聯合會副主席林毅夫作為主要嘉賓展開討論;同場討論嘉賓中還有來自香港南龍集團有限公司的董事長Laurence J Brahm(中文名:龍安志),他作為律師、政治經濟學家和作家,在中國的工作跨越30年,對中國的經濟改革、亞洲金融與可持續發展有深入研究,還曾在20世紀90年代中國改革進程的關鍵時期,應亞洲開發銀行邀請參與中國國有企業改革並提任顧問。

 

值得關注的是,博鰲亞洲論上月發佈《新興經濟體發展2014年度報告》。報告顯示,包括了阿根廷、巴西、中國、印度、印尼、韓國、墨西哥、俄羅斯、沙特、南非和土耳其在內的新興11國(E11)繼續引領世界經濟增長,其中中國經濟維持在7.7%的增長水準,繼續持續在E11的領先位置上。同時發佈的《亞洲競爭力2014年度報告》。從亞洲企業綜合競爭力前300強來看,中國大陸表現優異,共有41家企業榜上有名,前10名中有2家;中國香港共有40家企業進入前300強,較2012年度上榜企業增加21家,其中前10名中有1家;中國台灣也有9家企業進入前300強。

 

到會媒體記者近千名 掀起“新聞大戰”

 

博鰲亞洲論壇年會向來是媒體追逐的焦點。論壇秘書處提供的數字顯示,有近190家中外媒體的1000余名記者報名參加博鰲亞洲論壇2014年年會報道,其中,外國媒體204名。年會期間,包括中央電視臺在內的多家大陸官方媒體將會對本次年會開幕式進行直播。早在8日,論壇新聞中心提供的上網位置就已被記者“佔領”得所剩無幾,由此可以想像得到,待10日開幕時,新聞中心的人山人海必將逝起“新聞大戰”的高潮 。

 

本次論壇年會還新增邀請來自十幾個亞太國家如澳大利亞、韓國、印度、馬來西亞、新加坡等重要媒體負責人參會,這使博鰲亞洲論壇品牌的區域覆蓋性進一步提升。8日下午16點舉行的媒體領袖圓桌會議,與會嘉賓將就《數字化時代的媒體創新與責任》這一主題展開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