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報:大陸房市迎來拐點 需防金融風險

台灣《旺報》16日社評分析指,在經歷了“黃金十年”之後,今年大陸房地産市場迎來了拐點。經濟學家認為,大陸決策者需要掌握如何嚴防金融風險。

 

文章摘編如下:

 

5月13日,大陸國家統計局公佈數據稱,1至4月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下降6.9﹪,顯示商品房銷售降幅繼續擴大。另一項大陸財政部公佈的數據顯示,4月房地産營業稅和企業所得稅收入出現罕見的負增長。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Robert Shiller認為,大陸房市的房價收入比過高;同時房産租售比例低。當前大陸經濟成長放緩,同時當局嚴查銀行債務,房市不可避免地開始“擠泡沫”。

 

與發生次貸危機時的美國相比,大陸房市初始價格較低,融資結構相對簡單,例如個人房屋貸款最高只有7成,金融衍生産品也較少。但是,大陸房地産市場佔整體經濟的比重更高。

 

大陸決策者需要學習如何嚴防金融風險。首先要加強金融機構的風險防控。決策者需要有“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思維,提高房屋貸款的門檻,加強金融機構對涉房企業的風險評估。

 

其次,決策者需要進行政策鬆綁,給房地産企業留出發展空間。

 

總之,減少房市“去泡沫化”過程中對經濟的影響,防止出現連鎖效應,在新的增長引擎發展起來之前,讓金融機構順利完成過渡。

 

大陸房市正處在“去泡沫化”的初期,決策者有很大的空間可以發揮。大陸當局需要完善政策環境,讓房地産市場實現“軟著陸”,避免金融機構産生大規模風險,引導以房地産為主的經濟模式升級,最終平穩實現經濟結構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