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媒:越南排華凸顯兩岸一體難分
編輯: 許子晨 | 時間: 2014-05-16 15:11:48 | 來源: 中國台灣網 |
據台灣《中國時報》報道,近日越南發生大規模反華示威遊行,胡志明市平陽省工業區內的台資、港資企業工廠受到嚴重波及,最後演變成種族排外運動,令人相當遺憾。據報導,挂有中文招牌或廣告的工廠店家在這場示威中受到相當程度的破壞。面對如此情況,台灣社會還是擺出一貫的切割態度,以不變應萬變。網絡上開始有人評論:這是場“反中暴動”,台灣不是中國,台灣不幸被中國大陸牽連而遭受池魚之殃。這種切割法對於所有問題開出的藥方只有一帖:“台灣中國,一邊一國”。
問題在於,這帖藥方真能對症下藥?在文化上,兩岸同文同種,繁體字與簡化字都是中國字,在此時還要區分“台灣中國,一邊一國”,那麼唯一的解決方案就是放棄中文,重新發明“台灣國”專屬的“台灣文”。在經濟與産業的鏈結上,台灣與中國大陸一體程度甚高,真的能純粹劃分台資、港資和陸資嗎?更何況,此次受波及的台灣工廠,幾乎都聘有為數不少的大陸管理幹部。
兩岸從歷史、文化到經濟産業各方面都緊密難分,在此事件中又再區分“台灣中國,一邊一國”,正好凸顯台灣社會的認同困境。台灣有利益時就要與大陸靠攏,但當有事時就要擺出立場與大陸撇清關係。
愈是汲汲營營于不斷強調台灣與大陸之間的隔閡,愈強調兩岸是兩個“國家”(甚至是兩個民族),反而愈加證明了兩岸之間的整體性。
回過頭來看這次的領土爭議,馬英九當局也稱對西沙群島擁有主權,但除了臺當局“外交部”的“嚴正聲明”外,不見其他行動。而兩岸之間已從過去的衝突走向今日的和平,台灣社會應該思考的,是要繼續與大陸區分你我,“隔山觀虎鬥”?還是兩岸同胞互助來維護共同的權益,爭取東亞地區真正的和平?
新聞推薦
- 蔡奇出席全球文明對話部長級會議開幕式併發表主旨講話2025-07-11
- 王毅會見美國國務卿魯比奧2025-07-11
- 文明互鑒·藝術交融!慶祝中意建交55週年藝術特展綻放中意文明對話之光2025-07-11
- 海峽兩岸音樂交流季在廈門啟幕2025-07-12
- 中國腦圖譜研究系列成果集中發佈 珍貴數據供國內外學者研究2025-07-11
- 第十九屆湖北·武漢台灣周活動成果豐碩2025-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