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運之殤”擾動台灣社會不安情緒

過往的30多小時裏,兩名二十歲出頭的年輕人,用手中的利刃在不少台灣民眾心中劃出深深的不安。

 

21歲的鄭姓大二男生21日下午在台北捷運車廂裏揮刀隨機砍人,短短4分鐘時間裏致4死20余傷。就在當日淩晨,台中一名20歲的林姓體大學生,疑因不滿女友分手,對女友的爺爺連刺10余刀致其身亡,並將女友的父親刺傷。

 

在島內媒體不遺餘力的挖掘下,兩名兇嫌的各方面情況逐漸浮出水面:兩人均 “家境不錯”“成績優良”;鄭姓學生喜好格鬥電遊,被同學評價為“不善交往”;林姓學生高中時曾拿下學區的舉重冠軍,是教練眼中的“乖孩子”;二人在犯案後均神情冷漠……

 

兩起血案,雖動機不同,但兇嫌之年輕和大學在校生的身份卻驚人的相似,讓人在震驚之餘更須深思。

 

台灣警察大學刑事系主任廖有祿接受島內媒體採訪時表示,兩案的嫌犯都還只是大學生,他們可能都活在網絡成癮的封閉世界,缺乏溝通能力,才會以殺人等激烈手段來表現內心憤怒。

 

“我們都以為年輕人成長在開放時代,其實他們的生活封閉在網絡世界。”廖有祿説,現代年輕人在網絡時代成長,少了與人互動的機會,缺乏與他人溝通能力,因此在人際關係、男女感情中受挫,也不懂得如何排解,負面情緒累積,再遇到其他挫折就很容易引爆。

 

正當台灣各界為“捷運之殤”哀悼之際,竟有網友為兇嫌成立“粉絲團”,短時間內竟然超過2000人點讚,該“粉絲團”隨即關閉。22日淩晨,又有第二個類似的“粉絲團”成立,立即遭到眾多網民痛批,但其莫名囂張的情緒令人不安。

 

有島內專欄作家直言,台灣正處在一個危險的社會狀態。過往人們賴以穩定與安詳度日的基石,已經一塊塊崩解。人們相信的共同價值或許已經不再存在。

 

血案發生後,島內各家電視臺的滾動播報持續至今。伴隨著對行兇路線、作案動機、嫌犯人格分析、出行防身攻略等內容的連番報道,對捷運乃至公共出行安保措施的質疑和反思也迅速發酵。

 

22日出版的島內各大報均對捷運的安保力量提出疑問。以台北捷運為例,每天運送旅客180萬人次,但進駐的警力僅有135人。更有媒體指出,發生血案的板南線在嫌犯行兇時只有一名員警執勤。

 

事發後台北警方迅速向捷運系統加派了警力,加強巡邏。22日,新華社駐點記者分幾路搭乘捷運出行,不時可在站臺或列車上看到持械巡邏的員警。

 

在各主要站點,客流量未見明顯減少。有帶小孩的年輕媽媽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當然希望能夠多派一些警員過來巡邏。希望這樣的事情不要再發生了。”

 

新北市消防隊員李東翰是捷運血案的親歷者,他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也表示,加強人力巡邏是最好的選擇,這對於民眾來説會比較有安全感。

 

“但是短時間內,可能我不太敢坐大眾運輸工具。”李東翰説。(參與采寫記者:劉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