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對華大規模網絡進攻 監聽涉中國政府和領導人
|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14-05-27 10:10:40 | 來源: 環球時報 |

資料圖
中國互聯網新聞研究中心26日發表《美國全球監聽行動紀錄》,證實斯諾登揭露美國竊密中國的“觸目驚心”內容基本屬實,並首次確認前中國領導人也在被監聽之列。西方媒體將這一萬字的“控訴書”放在中國政府報復美國網絡間諜指控的大背景下,回顧自美國司法部起訴5名中國軍人後北京實實在在的“禮尚往來”:暫停中美網絡工作小組活動、政府電腦採購禁用Windows8、對外國科技公司實施網絡安全審查。而25日未經中國官方證實的“中國政府禁止國企使用美國諮詢公司服務”傳言,則被外界稱為中美網絡攻防戰中的“新倒楣蛋”。
“中國有關部門經過幾個月的查證,發現針對中國竊密的內容基本屬實。”中國互聯網新聞研究中心26日發佈的《美國全球監聽行動紀錄》稱,斯諾登向德國《明鏡》週刊提供的文件表明:美國針對中國進行大規模網絡進攻,其監聽行動涉及中國政府和領導人、中資企業、科研機構、普通網民、廣大手機用戶等。
商務部研究員梅新育表示,鋻於美國的竊密行為如此廣泛,沒有理由認為美國的諮詢公司就一定不會替美國政府竊取別的國家支柱企業的機密。
一名中美經濟問題學者26日向《環球時報》表示,通過切斷國企和外國諮詢公司的業務往來防止敏感信息外流未必能達到效果,因為美國政府對中國商業情報的採集無孔不入,防不勝防。
26日的美媒集體為這些諮詢公司“叫冤”。美國《福布斯》雜誌稱,當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時,申明國有企業在採購時“完全基於商業考慮,不受政府影響,不適用歧視性政策”。但這番説辭甚至連一些西方同行都看不下去了,路透社專欄作家布裏貝提醒:別忘了,美國同樣以國家安全為由拒絕華為和中興進入。德國學者帕特裏克對美國公司在華“中槍”並不意外,他26日對《環球時報》説,斯諾登事件後,全球都在提防美國經濟間諜。【環球時報駐美、德、韓特約記者 蕭達 青木 王剛 環球時報報記者 谷棣 魏萊 伊文 甄翔 陳一】
新聞推薦
- 外交部:中美經貿關係的本質是互利共贏2025-10-31
- 紀錄片《國土重光—紀念台灣光復80週年》即將播出2025-10-31
- 國際銳評丨中美兩國可以相互成就、共同繁榮2025-10-31
- 總臺海峽時評丨分裂國家的“台獨”頑固分子終將被嚴懲2025-10-31
- 港澳臺各界人士表示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意義重大振奮人心2025-10-31
- 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尋求共建可持續未來2025-10-31






